刘老馆看医生1200字

2024-06-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农闲了,刘老馆到了县城工作的独生子家里,一来看看可爱的小孙孙,二来享受享受城市生活。 儿子、儿媳款待十分热情、周到,小孙子爷爷长、爷爷短的叫个不停,把个刘老馆乐得笑在眉头喜在心。 可到了第三天早晨,刘老馆感到身体有点不适,脑子像塞了铜似的重,茶不思饭不想。这一切只在刘老馆心里,他怕人家笑话自己倚老卖老。

他准备到医院看看医生。 “欣儿,爹想到街上转转。” “好吧,今天天气不错,您老人家到街上看看吧。”他的儿子回答说。

可哪知道他是要去看医生呢。 几经周折,刘老馆在县城找到了一家医院,走到诊断室门口,他张望了一下里面:正对着门的窗户下并排放着两张桌子,左边坐着一个女医生,30来岁,戴着眼镜;右边坐着一位男医生(后来了解到姓张),40来岁,那浓浓的“八”字胡与眉毛把那张“国”字脸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

刘老信顿了顿,径直到了张医生那边。 “医生,请看个病。”刘老馆毕恭毕敬地说。 “把手放到脉枕上老人家,哪里人呀?” “天富村的。

” “啊,天富村,邓地方我去过,靠近矿区,交通方便,蛮富裕的,是吗?”“比不上城里,但日子也过得去……”刘老馆的声音带着股兴奋,他想:这人挺和气的,对天富村的印象不错,给我看病该会慎重些吧。 “老人家,你这个病很难说呀!”张医生很是沉思了一下,才说出这样一个结果。 这下,刘老信傻眼了,刚才那股轻松劲儿荡然无存了。天哪!早听说城里医生看病时说话很讲究分寸,往往把坏的情况说得很委婉,以免病人着急。

我的病究竟怎样呢?辛辛苦苦拉扯大三个儿女,儿女们都干得很好。自己虽是60多岁的人,可仍耳聪目明,平时很少痛痒,可现在这病偏偏“很难说”,真足命中注定不得快乐……刘老馆越想越没了主意,以致额头上渗出汗来了。

“医生,我的病你就直说吧。”刘老馆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听到“癌症”之类的字眼。 “为了对你的身体负责,你先到下列3个科室去检验一下再说吧。’, 张医生写了个检验单给刘老馆,刘老馆忙着去检验。

城里的医院比乡村的大多了,刘老馆有点辨不清东南西北,医院的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帮他介绍了张医生指定的3个科室。刘老馆想:这医院不错,服务态度这样好,谁说出门时时难呢。 折腾了两三个小时,刘老馆返回到诊断室。 “医生,你看这检验单……” 刘老馆递上3张检验单:肝功能检验单,脑电图检验单,胸透视检验单。

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张医生的神色,心里默默地祈祷:该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吧。接过检验单,张医生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他扫视了一下检验一单。 “根据检验单上提供的数据、结果来看,所检验的几个部位都正常。伸出你的舌头看看。

”张医生趁着亮处,看了一下刘老馆的舌头,用手摸了摸刘老信的额头。 “你患感冒了,没什么大问题。” 刘老馆又惊又喜,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平静下来了。

“当—当—当”正午的钟声敲响了。刘老馆揣着一盒 “霍香正气丸”、一盒“感冒灵”、一盒“咳嗽灵”,走到了医院门口。他想横过马路到对面商场给孙子买辆电动玩具车。刘老馆有意识地摸了摸放钱的口袋—干瘪瘪的;来时携带的一百几一十元钱现在只剩儿张皱皱巴巴的角票和医院开出的几张发票了。

在秋风中,刘老馆张望了一下人头踱动的商场,摇了摇头,很无奈;回头看了看医院,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