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心深处,我们有许多情愫难以忘却,常在落日黄昏或者茶余饭后无以名之的勾起。有些记忆,可能是某一特定时代的标志和符号,甚至是一种古老文化。但社会在向前发展时,我们还需要学会淡忘,让一些记忆飘散。
毫无疑问,〈〈土家火铺〉〉(此文在<<贵州日报>>3月27日刊登)一文的描述涵盖了许多顾及的东西。比如有趣的乡土语言和浓浓的乡土情结,对童年的回味,对民族文化的审视。但现在要我们去坐草墩、睡草席,去读童谣“芝麻香香,月亮光光。。。。。。”,去享受火铺上的谈天说地。我想,即使这个年代的人愿意,也已经很难见到古色古香的火铺了,所以回忆也是徒劳。再说这年代谁不知坐沙发、睡席梦思、唱流行歌曲、上网聊天打游戏要舒服。就算我们不去刻意追求前卫、潮流。这种文化现象也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湮灭,注定只能是学者或者历史学家去挖掘和保存的文字。
为此,小卒我劝那些看过此文的读者,不要对时代愤愤不平,不要在心坎上萌生疙瘩。我们对过去的怀念,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向往,只能作为打发时光的寄托,它终究只是一张不能焕发生机的黑白照。而要让我们的生活多姿,成为一张活灵活气的彩色照,我们要做的不是感伤,不是急迫,而是要尽量做到剪切忧愁,复制快乐,粘贴在生活这块大的面板上。
让逝去的东西随风飘散,让要流失的东西化为灰烬,心更坦然。就像每一代人的青春,有各色各调,我们不能妄断孰好孰非,当步入中年无力挽回和跨入时,我们则必须把握好现在的生活,不要伤春悲秋,沉沦消极。
历史总是前进的,我们不必去沉迷于往事而忽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