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中坚守800字

2024-12-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清华园里,矗立着陈寅恪先生的像。自洋务运动以后,西学渐渐走入国人视野。清政府固步自封而导致的落后,战败的屈辱让国人对强大的西方列强的知识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一时间,人们纷纷学西,甚至开始批判传统文化的迂腐。就在这时,海外留学十多年的陈寅恪先生回国,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位深受西方影响的学者从西方归来,却带回了一身东方学。他精通二十二种语言,却终身坚持用文言写作。他学文,但注重于理科的逻辑性与精准性,并将之运用到历史的研究考察中去。他对西方文化熟知,却将其运用与研究中国历史。陈寅恪的经历让他学习了西方与东方的不同文化。然而,即使在当时对传统文化批判的潮流下,他却从未放弃过研究中国史学与传统文化,他确实学会了融合,更在融合中,做到了难能可贵的坚守。

北京城里,紫禁城庄严屹立。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然而,中国的城市,似是走上了“复制”的模式,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座座耸起,划破了广阔的天空,也划破了城市原有的特色。这个夏天,我同父母一起去了北京。见过了高楼耸立的上海,高楼耸立的深圳,高楼耸立的香港,北京就显得有些矮小。二环之内几乎没多少高楼,仅有几幢,却也并不高。一问导游才知道,原来是尊重中国风水上的学问,不可以高过紫禁城,以免压过了龙脉。顿时很是钦佩北京政府,能在这造高楼的浪潮中坚守一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特色,需要多少智慧。

再进故宫一看,连绵的金色琉璃瓦,砖红的高柱与大门,青金兰相间的廊上画,一派别样的庄重与威严。北京哪里是矮小,这才是真正的高啊!随着世界各地文化间的沟通,融合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融合之路尚未成熟,很多人甚至误将融合当做一味地弃旧而学新。这个世界,很大,先进,现代的东西多的让人眼花缭乱。但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因学西以扬东,在融合大潮中找对方向,将璀璨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浩荡大潮卷着各种生硬袭来,嘈杂中,只有那陈寅恪的像和紫禁城,面潮而立,安静,坚决。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