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楼下小妹上来说有问题请教。完了,又说要考我。
“第一题,什么老鼠两只脚走路?”学了数年的生物,还未听说过有双脚行走的老鼠,灵机一动,“米老鼠。”“不愧是姐姐,聪明。”我得意。“那什么鸭子两只脚走路?”“唐老鸭”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小妹偷笑:“姐姐,你见过什么鸭子不……”“呀!”
“还有还有,请你连说十遍老鼠。”知道她有“诡计”,但不甘心,于是照做。十遍刚完,小妹就叫道:“猫怕什么?”“老鼠”刚出口,我就后悔了。小妹则在一旁狂笑。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再加误导。”
小妹离开了。
父亲走了过来,也说有问题问我。
相信他也听到了我刚才出糗,为了挽回面子,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那就听仔细了,假如你是司机,开着一辆空车,注意是一辆空的公共汽车,第一站上来3人,下一站上来5人,再下一站上来7人下去4人,又一站上来2人,再下一站下去1人。问……”
就这种问题问我,当我九年多是混过来的。我心里嘀咕着。没等父亲说完,就不耐烦道:“共12人。”
父亲摇头:“我是问车共停了几站?”我愣住了。
“再给你一次机会。请问,司机姓什么?”“这我怎么可能知道。”“不是叫你听清吗,‘假设你是司机’。”
真庆幸小妹不在,我认栽。
如果不知道题目,就不可能得出答案,而想当然地回答,则让你错到一败涂地。细想,有时考试时做错的题,不也正如此吗?
如果前者的糗我还可以推卸,那后者的错我又该怪谁?正如那句话:“文科的东西,记性不好不是你的错,但不记就决对是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