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比无私更快乐11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她是抗雪灾志愿者的典型模范,她生前曾多次组织一系列的慈善活动如帮助单亲母亲、到儿童福利院做义工、为贫困孤儿支教募捐等等。她将每一次的志愿行动化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08年3月10日她在西藏玉树地区抗雪灾的又一次志愿活动中,因车祸不幸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匆匆离开并没有让人们忘记她:来自西藏人民洁白的“哈达”,西安人民纯净的“白玫瑰”都深深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让因熊宁而美丽的春天焕发生机!  
  不觉春风换柳条。在万众一心战胜了雨雪冰冻灾害,祖国正阔步行走在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春天之际,我们看到了一位耀眼的明星,一位平凡的时代楷模———熊宁。  
  熊宁的事迹让我肃然起敬: “人生没有比无私更快乐的”,让这无私的奉献、无私的爱传递应是我们着重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熊宁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崇高品德中提炼出一种精神,那就是一种“志愿”精神。  
  何谓志愿?高尚的志愿,是立身之本。志愿激意志,“志”是精神,是毅力。人若无志,将一事无成。“愿”是理想,是信仰。人若无愿,做人做事将失去目标。志拓才,愿壮志。有志愿的境界才有爱心,有爱心才能有奉献。也就是说,只有对世界充满爱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志愿工作才有进取,志愿行动才有感召力。只有怀着善良的本性,揣着责任和道义,行义有节,志愿才有大成。  
  “志愿者”作为广大青少年学雷锋、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的有效的活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与折射,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并推向新的高度。在我们党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像雷锋、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数不胜数的英雄楷模,具体的事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传承,共同具有的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精神。熊宁的事迹再一次折射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折射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让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接力传承,看到了崇高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和升华。  
  不觉春风换柳条。在万众一心战胜了雨雪冰冻灾害,祖国正阔步行走在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春天之际,我们看到了一位耀眼的明星,一位平凡的时代楷模———熊宁。  
  熊宁之所以被称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不是她学业成绩出类拔萃,或个人相貌赛若貂蝉,而是她的心灵,她的情感,她的行为构成了新时代最美,最可爱的人。熊宁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熊宁的故事却没有完结。她“生如春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她的思想和品德是一种财富,她从事志愿者的实践和经验也是一种财富,对我们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教育,她那光彩鲜活、熠熠生辉的形象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