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灵魂的文章才美800字

2024-06-2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人,是一种情感性动物,常被外物所羁绊。或大自然的风雨变化,或人事的悲欢离合,常惹得人开心、忧伤、欢笑、落泪,因而才有了文人墨客,使得将自己的心声用黑墨挥泄,写下万千名篇,让后人惊叹。其实想来,古今中外的名著,它们无不是凝聚了作家心声,拥有了灵魂。我想,这就是其称为名著的原因了。

回眸,想当我刚学会阅读的时候,我是十分痴迷于那一种气势豪迈,充满华丽辞藻的文章,无论它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内涵。那时的我,常常以为只有这种文章,大开大合,气势雄浑,才配称为佳文。我热爱甚至于疯狂追捧华丽,追求泰山压顶的气概,沉浸于金碧辉煌的光彩。相比而言,那种平淡文字的文章,我是不屑一顾的。

在我眼里,它们枯燥无味,读来毫无震撼之感。然而当我真正成长后,我才明白,我追求的其实是多么的可笑。一篇文章的好坏,并不是它有多华丽,多震撼人心,而在于是否拥有血肉,让人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心境。写景文应让人身临其境,抒情文也应让人感叹,至于落泪那是成功的极致;而哲理文,读来就应启发人生,让人有所领悟。恍然大悟,翻开曾经所读,心惊的发现然来眼中的“佳文”其实很空洞,很浮云;而很多曾经嗤之以鼻的文章也有许多宝贵之处,忽感幸运,庆幸自己及时醒悟,未曾遗漏了真正的明珠。这时,我明白那些看似平淡的文章其实也很好,就像咖啡一般,一口喝下去,初未觉得什么,然后才是无穷的回味。一句话,抑或是一篇文章,只要有内涵,不管它多么平淡,只要细细品味,总会有一番风味。而那些没有内涵的文章,即使气势磅礴,也仅仅只能引起暂时的热血,过后就让人抛之脑后。毕竟是口号,比不上真意的句子,让人流连。

我初写文章是和阅读同步的,因此,也是受了些影响。那时年纪小,不懂内涵,只知道成语越多,修辞越多,一篇文章就越好。可以说,我那时的文章是连词成篇的。想来惭愧,当时自己颇觉得意,因为初学写作,老师当时注重技巧,看中积累。于是,几乎成了定律,每逢写作就耍弄词汇,越生僻约好。不思中心,只管写空话,大话。总觉得自己俨然成了小作家。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