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接触过的课文中,极少有涉及爱情的。而那个极少又只定格古代,而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关雎》。而这正反映中国教育的缺陷,以及中国在某些方面的软肋——缺乏爱的教育。
这里的爱不是指别的,就是爱情。剜肉救母的母子之爱,两肋插刀的兄弟之爱,程门立雪的师生之爱,大凡这些无不是古代诗歌,近现代散文所极力赞颂的。唯独这爱情题材仿佛就难登殿堂,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不过是一个过客,而这方面较有觉悟意识也就只有宋朝了。有人说,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外国人不惜为了把女人抢回家而发动战争,而中国人却为了不战争而把女人往外送,文成公主的出嫁就是典型代表,而昭君出塞更是千年哀叹,还是杜甫写得好:“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现在姑且莫论谁对谁错,但这在今人的眼光中,那是不可思议的,是对女性的漠视,对爱情与婚姻的轻蔑。
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我们似乎有理由给教育这么一个方向:爱情只关风月,而我们不谈风月。所以现行的制度中,教育工作就根本没想过在课文中要爱情。至于课文中,也就是部分古典诗歌中的爱情,不过是一种载体,如果说诗歌是传统文化的摆设,那么这其中的爱情充其量不过是花纹而已。
写到这里,或许已经有人愤愤不平了,更有人在高呼:那么近代第一情书《与妻书》呢?毫无疑问,那是课文中的爱情,但稍有意识的人都知道,《与妻书》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它本身。对革命的赞美,对烈士的怀念,不管是政治色彩浓重的昨天,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那都是必不可少的,那是一种精神力量。但是倘若把那玩意儿也当成课文的爱情显然不太现实,同时你也不明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与妻书》赞颂的是烈士视死如归的决心,而这里只是通过爱情这一表现手段呈现而已。
我想课文中爱情如此“罕见”,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那条“中小生不得谈恋爱。”的规定不无关系。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在求学阶段理应做好自己本分,爱情影响学业,这一观点不无道理,在这里我并没有否决他的意思。不过我想说,有时候,有些事情,你越是三令五申、一再强调、明文规定,但就是有人跟你对着干,这就是反叛心理,不是青年人特有,不过我们较为强烈。前些年月,不是三令五申严禁燃放烟花炮竹吗?但越是禁止越是不止,意外发生的案件不减反增,最后实在不行,政府划出一片区域,指导他们安全燃放烟花炮竹。有时候并不是说政策不对,只是不符。人毕竟是人,老是压迫,温柔如猫也是会咬人的,何况毛泽东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其实在课文中出现爱情,并不是所想象那么坏,也不一定会产生恶劣后果。相反在年轻时候,在课文中,那对爱情的憧憬,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年轻的三毛读《小王子》,被执着的小王子所感动,人与一朵骄傲的花爱情。还有那神奇的撒哈拉沙漠,对于一个少女,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以至于后来他深入瑰丽的撒哈拉,与柯西热恋,成就一段传奇,这些与《小王子》不无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是《小王子》成就了她,成就她传奇一生。
“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安徒生的《白雪公主》如此描绘着。十岁的凯特怀着这份童年的感触,一直成长着。命运之间,与威廉王子邂逅,与之相爱相恋,似乎这本身就是一部现代版的《白雪公主》。
有时我们不是需要在课文中呼吁爱情,而是塑造爱情,感知爱情,现在一点一滴的情愫,以后一步一脚印的人生。
社会在更新,孔子“使行之莫使知之”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趋向多元化,我们呼唤课文中爱情,也呼吁中国对爱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