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论公德7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平时经常会看到“文明出行,礼让三先”、“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温馨的话语,类似的还有许多。在生活中,更是提倡人人讲公德、处处有文明,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从上三年级以来,我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坐一次公交车。我常常留意车上发生的事儿,有时也帮助别人,有时爱莫能助,对于一些看不惯的现象,只能暗自发牢骚。现在想要把它写出来,还真有点儿“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啊!

那就先说让座。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大多数人做得很好。可就有一些人,旁边即使站着抱孩子的乘客,即使站着行动不便的孕妇,即使站着颤颤悠悠的老人,他们在座位上也视而不见、稳如泰山。我只想向这些人问一个问题:如果这些抱孩子的、孕妇和老人是您的亲人,他们遇到了这种情况您又有何感想?

再说坐座位。我要说的是并排两个座位,有些先来的人总是坐在外面的座位上,那后到的人只能坐里面。春、夏、秋三个季节还好,可以稍微利落地坐进去,如果是冬天穿着厚重的棉衣或身材较胖的人,只好侧着身子挤进去,有时会碰到坐在外面的乘客,难免就吵嚷几句。我想对坐在外面的乘客说:如果您很快就下车可以理解,但如果您还要坐上几站,就请您往里坐坐,与人方便也是于己方便嘛!

最后说车厢里。上车后如果没有座位了,一些乘客只能站着。可大都站在车厢的前部,明明后面还有空地,但谁也不想往后去。在司机一次次地提醒和催促下,有些人慢慢地挪动了脚步,可有些人还是纹丝不动。我不得不提醒不愿挪动地方的乘客:前面那么挤,您觉得舒服吗?况且下车要从后门呀!

不但公交车上有很多温馨的提示,就连我们的城市也随处可见“争做文明市民”、“文明道德伴我行”等醒目的标语。为了创建和谐的社会,我们将这些标语要看在眼里,还要记在心里,更要付诸行动。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