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还是李密?我选择了李密。
首先说李密的有点。孝。“以孝治天下”,“凡是孝为先”,孝者总是被别人刮目相看。孝是人尽皆知的美德,孝甚至还是选拔官员的一项重要参考成绩。说一个人很孝顺,便仿佛他有了一个耀眼的光环。祖母养育了自己,自己就坚持给祖母养老至终。连皇帝的诏书都为了“孝”字而谢绝。且不谈功利二字,敢于拒绝皇上的请求,有这胆子的是什么样的人呐!再者,不及功利,应了“凡是孝为先”这话,无论怎样,孝字当头。李密对这话的理解给后人作了最好的示范。
我,我的“孝”总是还差了一撇。一向十分坚定地认为,坚信自己以后必能恪守孝道。不就是养老嘛,端水送茶聊天简单的很。但比起李密的“孝”来,我这儿的“孝”也未免太寒酸了。
再者,是佩服李密的言辞。《陈情表》说服了皇帝,也说服了我的碎念。李密认清了事实,也接受了事实。一头是皇帝在召唤他,另一头祖母还要养老。他有个很好的借口“孝为先”来拒绝皇上,却没有合理的理由离开祖母,否则自己就成了可恶的人了。先用他的处境铺垫,博取皇上的同情与尊重,最后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因事先设下“以孝治天下”的圈套,皇帝不得不毫无怨言地依了他。
可以认为李密有油滑、投机之嫌,骂他狗般窝囊,没有嵇康的大男子气概,不如嵇康正气凛然。但再想想这何曾不是一种智慧,会处世是大智慧,考虑到祖母的身体,又照顾了皇帝的心情。说他胸无大志,但也可以说他比较拎得清。嵇康会看不惯世事,对皇上直言不讳,貌似勇武,实则失策。嵇康把什么都说出来了,他自己是爽了,但有想过他的家人、乃至朋友,要为他的行为蒙受多大的痛苦与屈辱吗?况且这样做对社会环境真正的改变又起了多少作用?还搭上了性命,实在是失策啊。
像李密一样有孝心,有熊胆去改变说服皇上,又把万事考虑周全的能力,何尝不值得羡慕?
又何尝不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