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初二的学生,我的一次发现我们班的经典有那么多,特点有那么突出!
经典一:酒精灯的故事
我们在生物课上经常接触到酒精灯。老师给我们讲如何使用酒精灯,我们很好奇,那么一个小玻璃瓶用火柴点上就可以用来作实验,但我们不会用它。老师告诉我们用火柴点着后千万不可以用酒精灯去点着另一个酒精灯,还说实验完毕后要灭掉酒精灯千万不可以用嘴吹灭它。问我们如果酒精灯的酒精洒在外面,上面还着着火怎么办?我们班“国宝级”人物答道:“如果是我,我会拿串羊肉串在上面烤烤。”这个离正确答案差太远了,应该是用湿布盖在上面,擦干净。(前提是:一定要是小火,而且布一定要是抹布。)
经典二:黄马褂的故事
有一次上地理课,有个穿浅黄色外套的同学总是说话,老师已经忍受了好久了,继续讲课,但那个同学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话,地理老师非常生气的指着那个男生,喊道:“那个穿黄马褂的同学,给我注意一点!”之后老师嫌太冷把窗户关上了,那个同学嫌太热,把外套给脱了。他不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正应了那句老话“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点洪水你就泛滥,给你个破筐你蹲下就下蛋,给你个墙角你还偏得罚站!”老师又一次隆重的批评了他,用了那句赵本山的经典台词:“你把黄马褂脱了,我照样认识你!”那同学又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自卑,本来就是,你上课本来就不应该说话,你说话就小声说,还说的那么不专业,一节课被抓找两次,太失败了!后来又有一个同学开始说话,比那个同学还要无法无天,老师又指着他说:“你是不是又穿上黄马褂了?快点给我脱了,这毛病可不能乱学!”
经典三:老师的“哥哥”叫婶婶
我们班有一个名字中带“伟”的男生,我们都因为他的数学好所以叫他“伟哥”。
又有一个男老师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许多同学的外号,有时在不经意间就不小心说漏了嘴,会来一个大放松。有一次,老师叫一位朱姓同学来回答问题,却把他的外号“朱德彪”说了出来,我们在课堂上足足大笑了三分钟,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真的很过瘾。后来,我们都很希望老师能叫“伟哥”回答问题,不过很可惜,事后伟哥问同桌:“如果老师都叫我哥哥,我都是老师的哥哥了,你得叫我什么?”我碰巧听到了,就接了一句:“应该叫婶婶!”那伟哥还很得意的跟同桌说:“对,应该叫婶……”然后呆了一秒钟瞪者鹅蛋一般的眼睛来了一句:“婶婶?”只见他身后笑到了一片,我也笑的前仰后合!
我们班经典太多太多了,就先举这三个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