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政协、人大会议选举了: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李克强为总理,李源潮为国家副主席,张高丽(常务副总理)、刘延东(分管农林水利)、汪洋(分管工业电信能源交通)、马凯(分管金融商务) 为副总理……,中国的首位博士总理诞生了。
同时网上出现了李克强总理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以及另一本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记得好像是周六,群里南极光上传了这本书的封面图片,这本书的作者分别是: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后面三位都是厉以宁的学生(李源潮副主席在里面挺意外的)。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分别撰写第一、五、七章,其余为厉以宁撰写。
正好周末下雨不能出去,就在网上下载了这两本本书,想看看总理当年是怎么写论文的,纯属好奇。因为先下载的是《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所以先看了这个,再看总理的论文,发现论文的主要内容都浓缩在书中第七章里了。
当看到最后的时候,突然有个想法,这个如果作为大学的教材多好,或者能作为参考资料也不错,当年那些马哲、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也不会那么枯燥了,这些在书中处处体现,而且讲的非常具体生动。所以就想在周二群课里说说自己想法,主要目的是:一是介绍这本书,所以后面的主要内容是以书的章节顺序来组织的,而且摘录了书中相当多的内容(不要拍砖啊,不是拷贝都是本人一个个字打出来的),当然中间会加入个人的思考;二是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里需要先声明的是本人是学工科的,对经济是外行,如有说的不妥之处,请多包涵。
首先引用前言中的一段话,介绍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本书取名“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从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1978)算起,改革至今已超过十二年。在经历两年的整顿治理之后,当前我们正出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刻。究竟怎样才能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怎样才能是我国经济转入良好轨道,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今后的改革与经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这个领域内,经济理论界是有争论的。我们所陈述的一系列看法以及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只是众多观点与方案的一种,供决策当局选择。当然,展望今后十年,我们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及其实施效果时,多少带些经济预测的性质。这是因为,根据我们的看法,只要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得当,九十年代内中国经济的繁荣是可以期待的。”
也就是说这本书出版在1990年(联系其历史背景),主要是为九十年代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对策和思路。书中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主线的观点,即把企业改革放在关键的地位,认为价格的放开是企业改革取得成效以后所形成的结局,而不可能是经济改革的突破口。传统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中国全部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与理论的立足依据和战略基础。”
书中第一章的标题是: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
这一章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原来站在什么样的起点上?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终点?即“定位”和“定向”的问题,定位是确定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定向是确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分为三类:
1. 传统经济体制,50年代末~70年代末;(企业隶属于各级行政机构)
2. 传统经济体制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和新经济体制成长条件下的双轨经济体制;目前正在经历,即改革的起点。
3. 新的经济体制;即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