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创作者身上都存在着理想。文学反映生活,不是机械地照像式地反映,而是要经过创作者头脑的加工改造,因而创作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文学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产物,都打着创作者主观世界的印记。
理想正是作者主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觉,理想正确或不正确。在创作中,不管作者自觉或不自,其理想都要象灯塔一样指引着创作的方向,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题材的选择与处理,环境的安排与描写,人物的设置与刻画等等。作者的理想不在创作中表现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极力倡导要纯客观地记录生活事实的自然主义大作家左拉,在创作时也无法排尽自己的主观因素,仍然在《萌芽》等作品中明显流露出爱憎倾向,审美理想。事实上,作家拿起笔来进行创作,不是无所为而为,,总要有所追求,有他要达到的社会目的,而是有所为而为。鲁迅弃医从文正是为了医治国民精神上的病痛,唤醒民众,改造中国。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响亮口号,正是要将文学和政治,和人民生活密切结合,真实揭出“民病痛”以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网”的政治理想。作家的理想必然反映到作品中来,这是为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所毫无例外地证明了的。高尔基在一八九四年十二月圣诞节到来的日子里,一切反资产阶级传统的圣诞节题材处写了一篇《没有冻死男孩和女孩》的故事。作品开头,他愤怒地揭露资产阶级描写穷孩子在圣诞节之夜被冻死的作品是应伪的。他说“要是让我来写的话,我不忍心让任何一个贫苦的男孩或女孩冻死的。”于是他写了两个衣衫破烂,但勇敢机警的流浪儿,在圣诞节的风雪之夜互相关怀鼓励,机警地躲过警察,巧妙地得到了面包、香肠,围着火炉也美美地度过了寒冷的圣诞节之夜。这篇故事表达了高尔基希望底层人民能够团结互助熬过“严冬”,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斗争方式获得生存的条件和权利。这正是他主观理想的形象化表现,也正是这种理想指导着他一反圣诞节传统题材和主题的处理方式。
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既是作家对所观察、感受、把握到了的社会生活形象化地反映出来的过程,也是将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过程。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活动是生活的客观因素和作者的审美评价,审美理想等主观因素相统一的过程。巴尔扎克认为“文学是生活的表现”,同时又是“思想的结晶”,意思是说客观的社会生活和作者主观的思想观点都要在创作中表现出来。既然客观的社会生活和作者主观的认识都存在着理想,主客观的理想因素都要在创作中发生作用,那么文学中都存在着理想因素便是自然的了。
文学是将无形的理性内容寓于外在的具体感性的、概括的、具有感情色彩和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之中。因此,通过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表现理想,是文学表现理想的基本特点和方法。但是,由子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多种多样扩决定了在不同的艺术方式中又有表现理想的不同特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