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个农村大学生的尴尬》有感600字

2024-06-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题为《一个农村大学生的尴尬》的文章,读后感触颇深。它主要讲了一个从偏远农村出来的男子,他很努力地念书,考上了大学。为了学费及生活费,父母日出而作,日暮而归,他也很用功读书,大本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最后再考上了博士。

并与一位高校副校长的千金结了婚,可当他妻子知道他的家在很穷的农村后,就和他约法三章。有了儿子满周岁那天,父母突然出现,妻子极力反抗,说要让他们走,父母有自知之明,就回到他们的穷村庄去了。两个月后,大学生的良心受到谴责,借出差名义回到老家,他给了父亲两万块钱,说是两千块,十元一张的,要父亲细细放好,以后有困难的时候就拿出来应急。

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为儿子的身份已经完全死亡。初读文章开头时,我以为这一定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可是当我读到后面时,我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青,因为这个人为了自己的婚姻、前途,而不顾自己父母的死活。

我们每个人自己想想又做得怎样?当父母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干活,你却在家里开着空调,吹着电风扇。当父母在滴水成冰的冬天洗衣服时,你却在家里开着取暖器,看着电视。以前,我看过一则新闻,有个名叫冬冬的小学生,他原来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可随着父母的下岗,妈妈走了,父亲又生病了,他就靠自己去捡垃圾给父亲治病,而且没有一丝怨言,自己却吃不饱,也要让父亲吃饱,相比之下,那位大学生和这位小学生判若两人。

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习小学生冬冬,做为儿女,帮父母减轻负担,不给他们增加负担,长大后学会感恩。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