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历史赋予她的情感:有清末盛宣怀带来的希望,有同时期宋子文带来的惋惜,有抗战时期顾竹轩带来的热忱·····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西合璧,风格独特,开放而多元,充满创意又有所扬弃。这是我最初对于上海的评价及感受。那时所谓的喜欢和了解,仅仅止步于外滩的精美绝伦、点心的细腻爽口,考过,这里真正发生过什么,有哪些人在怎样的上海做了什么样的事。暑假幸得《老上海记忆》一书。翻着看着,
才发现,只有翻开历史,了解那些人那些事,眼里的高楼大厦、一草一木,才会真正走入内心。
小学时我住在光启公园附近,不上学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会去那里散步。我看着门口的石像习以为常,对里面的“草坡”毫无兴致,常坐在一旁的石墩上拔草玩儿。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老上海第一个被世人所熟知的人-徐光启的墓地。
书中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农业、天文、数学、军事····几乎所有的学科他都有涉猎,且颇有见地。编著《农政全书》、编译《崇祯历书》、翻译《几何原本》,确定“平行线”“三角形”“相似”等中文名词,提出火炮在战争中的应用理论·····任何一个成就拿出来都足以让人名留史册,而这一切都是徐光启牵头完成的。
可他所处的“世”呢?明朝嘉靖年间,别人都在羡慕他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欣赏他的才华,但对他的“西学东渐”却视而不见。他研究先进科技,却被别人非议他的宰相身份;他憧憬着百年之后所有学子都可以学习《几何原本》,却遭到历史对他的毁灭,直到20世纪才真正实现他的梦想,却已过了整整三百年!
一个天才出生在一个不接受天才的古板世界,所以天才沦为了处处都得小心谨慎的朝臣,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化为了泡沫,成为当世的笑柄,换来后世的一声悲叹。
唉····.·
我摘下帽子,对着徐光启的石像鞠躬,对着之前所谓的草坡行注目礼。他为上海增添了一抹悲壮。
所以我说,上海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历史赋予她的情感:有清末盛宣怀带来的希望,有同时期宋子文带来的惋惜,有抗战时期顾竹轩带来的热忱······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如果说,上海有着名垂青史的伟人,那这本书就记录着传奇的上海旧闻;
如果说,上海有着不同凡响的事件,那这本书就体现了浓厚的上海情结;
如果说,上海有着人情冷暖的世态,那这本书就刻印着令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有人、有事、有世,这才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