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恩中成长11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读三国一支笔,一个我,一曲西江月。一部三国,静静地躺在书桌上,已然陪我走过十几番春秋。的意识读它,它告诉我“大意失荆州,关羽走麦城”;失意时读它,它告诉我“官渡赤壁,以弱胜强”。在它的注视下,我渐渐成长。

初读三国,沉浸于活跃在三国舞台上的三国人。他们或忠或奸,或仁义或不义,或勇猛或善谋,或喜剧或悲剧。帝王者最爱曹操,刘备抛弃弃子,少了人情味;孙权继承父兄,缺了英雄气。唯有曹操,虽终生未称王,但挟天子以令诸侯,慧眼识时势,一下就登上了时代的制高点。论才情,横槊赋诗,志在天下;论武功,横扫袁绍,一统北方;论求贤,世人只看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孰不知曹操手下猛将成云,谋士如林!华容道上曹操一败再败,可胸无大气魄大手笔者,谁能抚须笑论:“周瑜孔明技止此耳。”文臣当爱孔明,武将应属赵云。难忘空城之上孔明抚琴退敌的大智,难忘长坂坡中赵云七进七出的大勇,一位教我睿智,以为传我勇敢,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三国之人,虽各为其主,但同样透露出真性情,散发出独特的三国气息。

又读三国,感受到流荡在三国文字长中的三国情。只为貂蝉,吕布不惜与义父反目;惟因小乔,周瑜决心与曹军一战。有人说三国情太假,孙夫人是政治砝码,甄氏委身与曹丕,甘‘糜夫人屡被抛弃,但有怎么能抹杀貂蝉小乔的幸福。烽火三国,依旧有真爱在流动。友情不得不首推刘关张,乱世之中,人心不古,择木而栖者比比皆是,但几十年如一日,结义之情历尽生死金钱名利考验人岿然不动。刘备就算没了家眷,散了士卒,但只要兄弟相聚,照样东山再起。关张横死,刘备可以弃君王职责,以兄长名义复仇,时间同年同月死的誓言,不能不令人慨叹:“人生若有知己如此,夫复何求!”三国却难觅亲情。曹丕曹植“相煎何太急”,诸葛瑾诸葛亮各为其主,孙权视胞妹为工具,刘备阿斗求良将。在权力与欲望之前,亲情太轻,微不足道。

我更愿望拥抱亲情,永藏心田。再读三国,品味到沉淀在三国历史中的三国史。始于桃园三结义,终于三家归晋,百十年间,英雄辈出,可同时百姓锐减,田园荒芜。每一位名将出世,身后是如山的尸体和满地的鲜血;每一场战役的结束,是熊熊战火,百姓呼号。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还是张养浩那句名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三国文字下是百姓的呻吟和痛统一的楚。庆幸生于统一的中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每个人都有选择生存生活的权利,每个人的生命价值的可以体现。不用做“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祭品,不用做水淹火烧的牺牲。生命可贵!掩卷沉思,仅仅是一部小说,一段历史,一些人,一段情,单值得深思与铭记有很多。暂且抛开正评与戏说,以“人”的角度去品味这些文字,让灵魂与经典交流。

我读三国,沉浸于人,感受到情,品味历史。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