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喜欢上语文,是高中的事了。
高中以前语文于我,是一种负担。或许这是环境造就的吧。广东总给人一种爆发户的感觉,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与氛围。而在这些小镇上更不用说了,连语文老师自己也不重视语文。初中的时候禁止看课外书,特别上了初三,见一本收一本。我现在想起也气愤,为什么当初那些老师可以无理取闹得这么理直气壮!
所以我的阅读兴趣从高中才培养起来的。从<<飘>>开始,到<<傲慢与偏见>>,到<<泰戈尔诗集>>,到<<家春秋>>,到<<围城>>……我很深刻记得高一暑假,当我看完整本<<红楼梦>>,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呆住了,我仿佛真的做了一场梦,书中的人物迅速从我脑海闪过,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却又欲哭无泪--------真正的生活往往会使人欲哭无泪。我被震慑,我被折服了,从那一刻,我迷信与文字。
现在学习语文于我,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责任。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不好语文,是一种耻辱,而我也不屑于那些只热衷于外语而忘记语文的人。
语文是我们的根。小小的文字记载了上下五千年的兴衰,唐时的风,宋时的雨,都化作点点文字,留在心间。
多少个夜晚,我独自坐在窗前的小书桌前,倒一杯清水,捧一本书,如饥似渴地看着,不知疲倦。张爱玲说:“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加深,但还是值得的。”对,是值得的,书让我随着主人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文字是这样的伟大。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诗意缺失的年代。”我的初中时代以及国人对语文的态度,曾使我对此深信不疑。然而,当我无意中踱进路边的小书屋时,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一家极小极旧的书店,门槛上“书香深处自清凉”已显得破败。书店中,我竟然找到了一些陈旧的线装书。店主是个头发发白的老头,我惊异于他对文学的执着,言语间透露出他的书香气息。我想,我们语文还是有希望的!这世界上还有你有我,还有很多很多很多人,依然还有执着与他们对文字的理想。总有一天这些力量会聚集在一起,会唤醒世人对语文的梁知。
语文,我一生相伴的好友,我曾笑言书架上的所有书就是我的嫁妆,然而,用怎样的文字,才能表达我对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