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看着16岁最后一天的“我”渐渐从肉身抽离消散,我后悔没有送她一朵带露的玫瑰。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向过去告别,只清楚我的心灵还不够丰盈,我的精神还有流浪的感觉。
洗漱完,刚好零点,在镜子前迎来了新的“我”。
或许需要点时间适应,但没关系,习惯和妥协是我早就学会的社会生存法则。以前我总以为人是在某个年纪某个瞬间恍然顿悟的,但现在好像明白,长大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事。
人生这份答卷从出生那天起就已被塞到我的手里,却从未有人教我如何跳过陷阱,如何正确选择。当然,我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摸爬滚打中被打得鼻青脸肿,看着信奉的真理变成谬误,沧海变成桑田;也看着人与人走散在人海,失去的故事在分秒间上演。我在黑夜里一遍遍问自己何为正确,最后发现,这份答卷从来就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我渐渐学会了接受,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折,接受突如其来,接受无力惶恐,然后在第二天又重拾心情,从头再来。
回到床上躺好,正好可以看到玻璃窗外的天空。
没了灯光,黑夜就像是粘在窗上的贴纸,让我花了几秒钟怀疑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天空。
节假日在家,我习惯睡前打开手机,看看一天的关键词,结果发现满世界都是追风自豪,我不打算去挤这个热闹。对话框里,成俗滥调的祝福太多,明明白首如新却仍坚持逢场作戏,回复里互射爱心,其实心里只是得过且过。这种努力将“形式主义”和“伪真情”贯彻到底的做派,大概是现代社交的流行准则吧,我懂,但我害怕陷入其中。
我从来都不清高,却实实在在感到了太多的无聊,精神流离,难有寄托。我躺着翻检这十几年的历史,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成长的时光。
对镜自照,那镜像是我亲手塑造的女孩。我恨过她的软弱她的自卑她的无能,也爱过她短暂的光芒。我也曾希望她能像自己所羡慕的“别人”那样,可她并不是什么孔雀,什么凤凰。她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蜗牛,只能慢慢爬行,慢慢咀嚼那些苦那些痛,并慢慢接受别人的爱,然后再尽力回报这些愛。
时光荏苒,当她听到我的那些期望时,我只能把头埋得更低一些,说声对不起。突然,我不恨了,我放过了她,也放过了我自己。
17岁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来日可期,但我知道尽人事听天命并不意味着我真的认命了。
17岁了,我应当学会向过去坦然告别,并在新的起点上,翘首未来,对自己深情地说一声,愿你不再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