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水饺3000字

2024-05-1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至于什么时候有的水饺,其实我倒不想考究,但是好奇心驱使我查找了这方面的资料。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在北方,饺子和馄饨则是两码事。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可见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逢年过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英语里面的饺子用“DUMPLING”表示,读起来很像是“打包拎”,呵呵,听起来很形象。  
  现在随便一条大街上都有什么“饺子王”、“饺子城”、“开口笑”等卖饺子的地方,落地透明的大玻璃,播放着优雅的音乐,清啜一瓶啤酒,自在一支香烟,守着一盘晶亮的、圆滚滚的水饺,于袅袅的香味中,品味着,看来很有韵味。  
  我不喜欢。我喜欢自己做。水饺要自己做的才香,才有味道。  
  首先是采购做水饺的材料。到集市上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各种叫卖的声音,在青菜市场上逛来逛去,眼睛溜着那些菜蔬,看水灵灵的萝卜、藕;看绿油油的韭菜、葱;看光鲜鲜的芸豆、姜。有时要在市场上来回走好几趟,才选中自己如意的青菜。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买了下来。  
  至于肉嘛,选起来可是要讲究得多。我一般选择牛羊肉,选择猪肉做水饺馅自然是五花肉为最上,至于牛羊肉,当然要选择肋栅部分,因为这些地方肥瘦搭配得当。太肥了则腻,太瘦了不香。后腿的肉看上去好,炒菜可以,做馅子就不够糅腻,是不好的。  
  接下来的工作,自然是调制做水饺的面和馅了,这才真正是做水饺的第一步。首先要剁肉馅。将牛羊肉洗净切块,放在枣红色的枣木案板上,轮起刀,“当当当”地就开始剁。  
  说到刀,在剁肉之前是要磨一磨才好。拿一块一面呈青绿色、粗糙,一面呈现粉白色、细滑的磨刀石,先拿刀在青绿色的一面磨一下,开刃;然后再在粉白色的一面荡一下。好了,这菜刀的刀刃处闪现银白色的寒光。“十年磨一剑,今日把试君。”然而这刀不是来问不平事的,剁馅子就是他要做的事情。刀磨好了,剁馅子就事半功倍,这就叫“磨刀不误剁馅功。”呵呵,不废话,看我剁馅。  
  在制馅的过程中,最讲究的是剁馅。先把肉切成块,放在案板上,用力剁,嫩的牛羊肉好剁,要是买了老牛老羊就要费些功夫,先前磨好的刀自然令人舒服了许多,单是看着那闪亮的刃儿,就让人打心眼里面舒服。剁肉是要拿出点毅力来的,小孩子最不喜欢,一会儿就累得胳膊酸痛了,他们喜欢用绞肉机来做,省事。但是我不喜欢,铰出来的肉不香!剁肉是一种享受,看粗大的肉块在自己丁丁当当的敲打下变成肉泥,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在里面。剁肉的时候,要边剁边往里面倒早已泡好的花椒水,这样子不但容易将肉剁烂,而且能够使花椒入味。在剁肉馅的同时,还可以把葱、姜、香菇剁进去,葱姜入味,香菇提鲜,都是做馅子的好材料。要想将肉剁得细一些,最后可以用刀背敲,肉剁得不沾刀,算是做好了。如果买的肉瘦了些,可以再买块猪肉的肥膘剁进去,做成的水饺就能够让人满口流油。肉馅剁好了,把它放在铮亮的不锈钢盆里面,倒上酱油煨起来,这时,已经能够问到扑鼻的香味了。  
  接下来,就是用刀细剁大白菜的工序。剁菜时,刀与案板撞击,发出锉锉有力的“嘭嘭”声,由于用力大小在不断地变化,这声音便发出了富有韵律感的强弱节奏变化,像特别优美的乐曲。上学的时候,乐理老师说打击乐器产生的是噪音,不是乐音,但是这种铿锵有力的节奏使人格外兴奋,像激烈的摇滚,听起来舒服自然也就是“乐音”了吧?这声音传到四邻八居。在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剁菜声音是全村最响的,也是时间最长的。肉加菜调馅,谐音“有财”,剁馅声最响且时间要长,美其意曰“长久有余财”。剁菜的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就多,象征着日子红火富有。天天做水饺,岂不天天有财?剁菜要比剁肉更需耐心,菜不比得肉那样听话,在案板让人上任意摆布,它东躲西藏,让人防不胜防。菜剁得呈现暗暗的菜青色,好像满是一包水的样子就可以了,这时白菜馅发出一种最具乡土气息的香味,仿佛汲取了大地的精华滋味似的,沁人心脾。我们将他捧起来,两手用力挤,“唏沥沥”,菜水沥了出来。之所以挤掉菜中的水分,是为了让馅子干燥些,不然在包水饺的时候,就很吃力。  
  把挤好的白菜馅放到煨好的肉馅中,搅拌均匀,加一些植物油再搅拌,加一些盐再搅拌,加一些香油再搅拌,够了,我是不善放一些现成的饺子调料的,那样不好——我以为。馅子做好了,不稠不稀,用筷子夹起来闻一闻,好——咸淡适中。当然如果你喜欢馅子成丸,可以打入几个鸡蛋作粘合剂用,还可以起到松软的作用。  
  和面是很容易的,拿精粉放在盆里面,加些清水,打进一个鸡蛋,起劲的用手揉就可以了。但每到和面,我就想起那个笨老婆和笨闺女的事情来。话说一个笨闺女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后竟然多的盆里面盛不下了!只好问妈妈:“妈——我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后竟然多的盆里面盛不下了!怎么办?”他妈妈正在里屋缝被子,听到这话,生气地说:“你这个笨闺女,要不是我把自己缝到了被子里面,我非揍你不可!”这是个笑话,但也看出和面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怎样算是和好了呢?人们常说“软面包子硬面汤(面条)”,所以包水饺的面和出来要软。面不沾手,看上去表面细腻光滑就算是和好了。那么和面有没有秘诀呢?有,就是“起劲地揉”!  
  馅和面都好了。开始包水饺喽!  
  放好面板子,用锋利的菜刀切块和好的面,先揉成长条,再切成剂子。切剂子要滚动着切,防止拈连,撒上面,用手掌将剂子摁成圆圆的面疙瘩。然后拿擀面杖将剂子擀成皮子,皮子擀得要圆,而且要中间厚四周薄,举起来迎着光看,这圆圆的皮子中间不透明的一团,四周则是透明的,边要像纸那样薄,中间则好像有靶心似的。擀皮子的时候应该是将剂子转一圈就完成,切忌将剂子转动好几圈,且皮子上面有擀动的痕迹。说到擀皮子,我就想起我的母亲,她是能同时擀2——3个皮子的,速度很快,擀完后甩手一扔,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固定的位置,我很羡慕,但终于没能够学成。  
  拿一把小勺,将馅子舀起来放进皮子里面去,馅子要尽量多,这样做成的水饺才香,没有人吃水饺是为了吃皮的。包的时候,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这时手心要空,这样才会使捏成的饺子形状好看,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一定是要一次成功,而且要保证不透水才算好。我见过的有人不会包水饺,将皮子对折后,左捏一下,右捏一下,终于将饺子捏的不像样子,还有的将皮子往后翻捏,很像老农民的裤腰,大煞风景。捏好的水饺,肚大腰圆,应该像是一个腆着肚子的官员。  
  捏好的饺子摆放也有定规。首先是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  
  好了,烧水吧,喷香的饺子马上就要出锅了。  
  用木柴烧水是最好的,然而家居楼上显然没有条件,只好使用电饭锅。煮水饺时一定要火大,先放进几粒水饺,用漏勺按照逆时针方向推,记住一定不要推拉,那样会把饺子弄伤透水的。什么时候水饺熟了呢,只要饺子漂在水面上,翻了身就可以了。这时间你看着小屋子,水气缭绕,香气扑鼻,宛若人间仙境。  
  将煮熟的水饺盛出来放到盘子里,水饺好象一个个小白猪似的诱人。吃水饺一定要配些佐料的,蒜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年关最好的是腊八蒜。找个碟子,倒些酱油醋在里面,淋上香油,就可以开吃了。且慢,所谓“饺子酒、饺子酒”,吃饺子怎么能不来点儿白酒呢?老白干或者二锅头最好!  
  美美地吃吧,享受着人生的乐趣。 要说吃饺子的意义,其实就是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都说月亮能够寄托人的情思,我觉得饺子毫不逊色!  
  忍不住给饺子赋一首诗:  
“素面如雪身自洁,胸怀肝胆质亦高。  
为饼不惧重碾压,求实委身事饿曹。  
曾学屈子投江去,泛舟西湖志不消。  
宁羞明月号婵娟,但教离人思故交。”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