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自立的白云苹1400字

2024-06-1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9月12日,河南中医学院校园里贴出一张海报,说该校二年级一位女同学,以前靠捡破烂挣生活费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后每月生活费不到80元,却用别人给她捐的几千元钱成立了一个“贫困生基金”,帮助其他贫困同学。

捡破烂挣来生活费

2002年夏天,离高考只有几个月了。一天晚上,河南南阳邓州市第四高中的晚自习早已结束,大多数同学们都睡了。高三(2)班的班主任丁新庚老师拿起手电筒开始安全巡查。

在教学楼前的一个垃圾池边,他突然看到有个人影在时蹲时起,不停地寻找着什么,便走过去,原来是女学生白云苹。

看到老师,白云苹尴尬地站在那里,她左手提着一个塑料编织袋,右手刚拾起一个啤酒瓶。丁老师的眼睛湿润了,这孩子家里穷,有几次都差点辍学,她这是在偷偷捡破烂换生活费,供自己上学呀!

白云苹在家排行老二,妹妹和哥哥都辍学了,只有白云苹坚持着读到高中。高中三年,白云苹吃最便宜的馒头和稀面汤,一天的伙食费只有1元钱左右,加上其他花销,每月住校的生活费总共不到50元。可即使这样,到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家里还是供不起她,走投无路的白云苹开始偷偷地捡破烂。

她把捡到的废纸、废瓶子和废塑料等积攒起来,每星期卖一次,能卖10元钱左右。这些钱,就是她一星期的生活费。有时候,她还能剩下一点点,给母亲买几个水果吃。

就这样,用捡破烂换来的生活费,白云苹度过了高中最后的生活,考上河南中医学院。

交捐款设立基金会

2002年9月8日,白云苹到河南中医学院报到。原来她计算着交完钱还剩下100多元,足够自己用一个多月了。可没想到,她没把保险费算进去,等把报到手续全部办完时,兜里只剩70多元了。

新生入校首先是军训,勤工助学的事儿,一时还找不到,白云苹就拿着70元钱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她又像高中时那样,只吃馒头、面条,把一天的伙食费控制在两元以内。

消息传到班长赵剑耳朵里,他坐不住了,开始动员班里其他同学捐款。几天下来,同学们捐了600元钱。可当赵剑把这些捐款交给白云苹时,她坚决不要同学们的捐款。她说:“同学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有的同学比我还苦哩,我咋能收他们捐的钱?老师正帮我联系勤工助学岗位,我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些钱还是退给大家吧。”

说服不了白云苹,赵剑又让辅导员陈国富老师做她的工作。但陈老师同样也遭到了拒绝。最后陈老师说,这钱是同学们的一片心意,如果退回去,会伤了同学们的心。如果你不收,可以用这些钱成立一个小基金会,专门帮助贫困同学。白云苹同意了。

催生自强不息精神

2002年11月20日,以白云苹名字命名的“白云苹贫困生基金”,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成立。基本资金是白云苹同班同学捐给她的600元钱,然后全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也纷纷捐款。

四川名山县电力公司老技师何云锦,给白云苹写来一封信,同时汇来500元捐款。白云苹立即把钱交给了基金会。福建莆田南山广化寺的释法凯大师给白云苹寄来了1000元钱,白云苹把汇款单和身份证交给陈老师,让取出来入进基金会……这样的捐款还有很多笔,甚至是在信中夹寄的几元钱,白云苹都一分不留,直接列入到贫困生基金会的账上。

不用别人的捐款,白云苹自己的生活费全部靠打工去挣。她现在打两份工,一份是学校提供的打扫实验楼卫生,每月50元报酬;另一份是校外一个餐馆,每天5元钱,外加一顿免费午饭。白云苹说:“虽然国家和社会对我们贫困生关心帮助,可主要还得靠自己。我现在一个月打工能有150元左右的收入,够我自己用了。”

“贫困生基金”成立以来,已经有49人从中借到了紧急救助款。尤其是今年4月25日到6月中旬,学院因非典实行封闭管理,过去靠业余时间外出打工挣生活费的同学断了生活。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