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辅书一年比一年热10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社会上经常会掀起一番"热潮",唯独"教辅热"一直高烧不退。昨天抽空去了趟书店,用“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甚至“水泄不通”来形容都不过份。我是专门去买辅导书的,因为离开学也比较近了嘛,我想去买回来先看看,多做一些练习。一进书店才知道。原来跟我这种想法的人数不胜数,光光同学就看见了五六个。只见不少同学的怀里已经抱了一摞书,还挤在人群中不停地挑选。一些年龄小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踮着脚尖在书架上挑书。还有一些学生家长干脆开出了长长的书单,交给营业员帮助他们找书。  
  我仔细地看了一下,单单卖七年级书的就要4个书架,教辅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道挑什么好。我一个同学买了200多元,还想买。有些同学不光买书,还买学习光碟,花的钱就更多了。 她对我说:“快去买《教材全解》,再不买就要没了。”《教材全解》这类书销售量很火,见只剩下5本了,我也拿了本语文的。真是大有一书难求的味道啊。  
  为什么教辅书一年比一年热?我听旁边的一位家长在对他儿子说:“快选啊,多买几本。”他的儿子不情愿的挑选着。既然孩子不喜欢,为什么还要勉强他。其实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他们看来。别的孩子多买了,自己不买会吃亏。他们认准多做了题目就会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一些家长,明知多买了会给孩子造成负担,但迫于孩子升学的压力和学校的要求,又不得不给孩子多挑一些所谓有用的辅导书。  
  教辅热的背后是我们学生大量时间、精力的付出,想像着大家埋头苦干的样子,更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学生一到初中里就没有了课余生活,没有了发展特长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买了几本主要的,语文,数学,英语的辅导书就够了。为何还要买一大堆的试卷,习题呢。这样只会给我们增添更多的压力。我觉得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地复习,比做100本习题册多要管用。  
  一些学校和老师,对教辅书过分依赖,要求学生每科至少要准备3种以上的课外辅导书,从而诱导了学生对教辅书的追捧,客观上也为"教辅热"升了温。这位老师还认为,很多家长也在"教辅热"中扮演了"加油者"的角色。一些家长恨不得把书店的书全部买给孩子,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承受能力,经常越俎代庖,替孩子跑书店买书,似乎书多了,孩子的成绩就能上去了。但实际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现在的政府不是一直呼吁学校给学生减压吗?学校里的作业是少了,但回到家里还要面对家庭作业,试卷。这压减得了吗?结果很明显,根本就减不了。其实,家长们可以为孩子买一些课外书,我们需要更多的精神食粮,但绝不仅是枯燥的数字和单调的试题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