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但这些神话,已逐渐被冷峻的现代话语代替。
不过月亮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冰冷冷的。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这个民族网 ,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主要的不是靠神话,而是从心灵的深处,从日常生活中,从感觉上,真挚地爱上了月亮。
我们赋予月亮一种永恒不朽的诗趣。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靠月亮,更能完成“科学上的不朽的图画”。李白让整个长安披上了月光,“长安一明月,万户捣衣声”;杜甫让月光为江流着色,“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田园诗人王维的《桃源行》里有松树,有房子,但不够,再添一个月亮才全盘美起来,“月光松下房栊静”。白居易有名的《琵琶行》里,也有三幅“月亮图”。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啊!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
李白山下,月亮送他,“山月随人归”。他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欲上青天揽明月”。有时还请月亮喝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三个知心朋友,但也多寂寞。于是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也陪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市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诗人张泌甚至说月亮会关怀人,市一个纯情痴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因为这样,中国人再面对明月的时候,好像躺上现代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童年、故乡、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