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拉响簧9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国关于响簧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宣年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响簧最早是由陀螺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儿童玩具,两根尺余长的小木棍用细绳相连,两手抖动木棍,使响簧在细绳上旋转,并且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响簧。在抛的时候,响簧可以在空中跳起旋转舞,转得越响就说明拉得越好。

你看别人拉响簧的时候很简单,但是实际是很难的。我拉响簧都有一段故事呢!

暑假婆婆爷爷承受不了城市的闷热,他们要去农家院去避暑,所以我也只好跟着去。有一天,我正在看书时,听见门外有嗡嗡的声音,我先以为是一只小蜜蜂在院子里飞,出去一看,结果是我们院子一个姓何的爷爷在拉一个东西,这时我觉得很好玩,就飞快的跑去,就问何爷爷这是什么?何爷爷说:“这是响簧。它的历史有很久,据考证响簧最早是由陀螺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儿童玩具,在不同的地域,它有不同的名字,明清以前,人们叫它‘空钟’、在南方有人叫‘嗡子’、天津人叫它‘风葫芦’或‘闷葫芦’、四川人叫它‘响簧’、上海人叫它‘哑铃’、山西人叫它‘胡敲’、长沙人叫它‘天雷公’、台湾人叫它‘扯铃’、我们,听说保定还有好多竹坛‘高手’北方人大多叫它‘空竹’。”

我在电脑上找到在《水浒传》一百一十回里都有关于响簧的记载,里面说的是,宋江受命征讨方腊的路上看到有人玩“胡敲”,有感于宿太尉保举之恩曾做诗云:“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携漫徒劳。”

后来我很想学拉响簧,有一天我去找何爷爷学响簧,何爷爷很乐意的教我,我的兴趣也也大。何爷爷先站在我的身后,把我的手拉着,他说:“首先用右手拿着杆,放低,左手拿着杆,放高,要拉的时候右手使劲往上提,左手往左拉,然后持续这个动作。”我就按着何爷爷说的那样做,结果就成功了,然后我停下来又重新做了一次,这次比上次更熟练,响簧都能发出一点声音了,何爷爷鼓励了我,何爷爷又告诉我为什么响簧会响?是因为响簧是用竹木做成的一个内空有门的圆盘,圆盘底部正中逗插一柱形下尖的锥体为轴。玩时以两根竹棍系一根棉线绳,将响簧放于绳上,利用响簧锥与棉线的摩擦力,双手摆荡,扯动响簧旋转嗡嗡作响。

扯响簧,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培养了节奏感、平衡性、耐性,锻炼了手臂力量、身体协调性,是这项运动的最大好处,而且这种活动不容易受伤,持续时间长了也能达到相当的锻炼强度,所以人人皆宜。

如果你喜欢什么,你又想去学,只要你努力,什么都能学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