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大桥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会是南昌市。南昌有一座非常雄伟的桥,名叫“八一大桥”。 它建于1936年,以前名字叫“中正桥”,1949年后重建,改名“八一大桥”。

八一大桥外型非常雄伟壮观,巍巍高塔与两岸高楼对应。纵横设计采用竖曲线,像长虹卧波,具有曲线美。桥分三层,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个圆圈像蝴蝶飞舞,圈内矗立着体现出江西历史文化的当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四个楼台亭阁。大桥南岸的桥头石雕着黑色、白色两只猫,寓意很深刻。北岸铸、铜两头狮子,威武雄壮。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变成了南昌一道新的旅游风景线。

为什么修建“八一大桥”呢?这有一段光荣的历史。1927年8月1日,起义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敢地举行了南昌起义,光荣地取得了胜利。南昌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49年,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央军委决定,在军旗、军徽上以“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从此以后,8月1日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了。为纪念此事,南昌市政府将原“中正桥”更名为“八一桥”。

由于不堪城市日益发展的交通重负,于1995年11月5日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新八一大桥位于原桥上游50米处,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南昌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 它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放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设计为双独塔双索面扇形密索体系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斜拉桥。工程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公里。其中主桥1040米,南引桥2017米,北桥1314米。桥面有效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60公里1小时,20年远景交通流量为2.6万辆/昼。主墩4米大直径桩8根,为国内最大直径的桩基,副孔墩采用2米直径桩44根。主孔为4×160米跨斜拉桥,塔高103米,副孔6×50米跨连续梁,主孔通航净空10米,为三级通航标准。1997年9月29日建成通车。大桥建设资金4.4亿,总投资6.6亿元(含两岸道路工程)。

“八一大桥”有很重要的交通地位和历史地位,我很为我的家乡有这样一座桥而感到骄傲自豪。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