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如玉,其诗如虹7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照片上的灰影子泛着黄,看过去时只是一个颔首低眉的女子,娟秀且细致,叫人不觉想起乱世中的闺阁,临街遥遥传来车马喝声,又有小童卖报的吆喝,腰间佩枪骑马的巡城队,戴瓜皮小帽的锦衣商客自车中探出头,白白净净的一张胖脸。而街这头的高墙黑瓦中,只有几株西府海棠孤伶伶地开着,洁净的石阶。或者是暮秋的萧萧廋风中,凌落的紫藤花架上坐一个端端款款的旧时淑女。

又一张照片,依旧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歪歪戴一顶西洋花翎扎丝大帽,帽檐低压过眉间。珠圆玉润的脸庞,且丰腴,只觉是红楼中那个丰圆的宝姐姐,用了“银盘儿也似”,也嫌糟蹋。

这样一个女子,出身书香门第,虽不是钟鸣鼎食,自小亦捧如明珠一般。怯怯伏案,叫人怜爱。她又偏不,笔间万丈豪情,纸上生死契阔。模样端端正正,诗也承其风骨,不输男儿半分。

又有“春风说剑,夜雨谈兵”一句,纵连鸿儒见了,也由不得拍手称好。既赞且叹,赞的是其诗剑气如虹,叹的是其人如玉,竟是个女儿家。

旧时女子中,真正担得起“徽柔懿恭,冰雪聪明”。

老天爷也自恨造错了人,不及补一个,只好叫她孤守终身。也曾有千般的心思,少年子弟承欢于前,只是万里挑一,终于只说“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说是挑,也算狂言“才比胡适,貌堪汪郎。”自是吓退了蜂拥的追求者,却不被人笑话,算是一奇。

其实说她的种种好,都是迟了。过往如烟,再回首,照片中的伶俐温润,想必是受了西式教育,还有一点点慧黠。归国做了袁世凯的贴身秘书,写得一手娟秀的闺阁体,性情良善,除却一生遇人并不如意,再无半点瑕疵。老死海外,潜心学佛,这一世的慧根,永存一丈青灯中。

读碧城的词,不禁要赏她的人,偏是生错了年代,往前往后推一千年,大约都是万古流芳。幸而,乱世中的颠沛不曾令明珠落尘。多少年后,拂去尘埃,令人又遇上她。

这样遇上了,说不得早,谈不上晚。

只是满心清凉静谧的欢喜。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