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眼前1500字

2025-0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12亿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个极大的难题。目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更不用说,大多数人在得到温饱之后,想着进一步改变食物结构了。 难题怎么解决?靠乞求神灵?天上不会掉下馅饼。靠进口?在世界人口爆炸,天灾人祸造成许多国家缺粮的情况下,进口粮食也不是万全之策。

何况,买粮食需要经济实力。科学家告诉人们,天无绝人之路,现代生物技术给人类农业带来了希望。 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在生物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在这里,研究人员运用了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常规育种等手段结合起来,为农业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

笔者采访、请教了一些负责实施生物领域高技术计划的专家,了解到这个领域研究的喜人进展。 我国水稻杂交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利用杂交优势,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已经成为现实。

问题在于,现在的釉型杂交水稻很难固定杂交优势,需要采取三系配套(即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的方法,年年进行制种,否则就要退化。显而易见,这样做是非常麻烦的。比如,1988年,由于天气不正常,影响了杂交稻制种,于是种子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极为不利。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简便的方法生产杂交水稻。

1973年,一位叫石明松的科技人员发现了某些水稻中有光敏核不育基因。由于这种基因的存在,水稻受到长日照和高温天气的影响,可以变成雄性不育的品系。这就是说,一个品系的水稻,即可完成不育系的任务,也可担任保持系的角色,一系两用。这就使三系法变为二系法有了可能。

"863计划”的研究人员已经育成几十个稳定的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的光敏核不育品系,其中有粳稻,也有釉稻。二系法品种间杂交水稻已试种了近千亩(亩为我国古代土地面积的单位),每亩产量比常规稻增加50千克一70千克。 关于光敏核不育系,笔者还听到一段小插曲。

国外对这类品系也做了大量研究,并认为中国没有能力从分子水平上搞清这种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甚至有人提出,将这种材料交给他们研究,中国只做大田试验。无理的要求理所当然地被中国科学家拒绝了。我国科学家有志气、也有能力将这项研究搞到底。

遗传学告诉我们,植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可利用的杂交优势越大,其繁育的后代也就越健壮。于是,科学家们设想,不仅在釉稻品种之间杂交,而且在粳稻与釉稻这两个亚种间进行杂交,充分利用远亲优势。亚种间杂交的困难首先在于其基因不易亲合,从而降低结实率。高等生物里都有这样一种排异性。

日本科学家发现的广亲合基因给亚种间水稻杂交提供了方便。

1988年,在“863计划”的安排下,利用两种基因的功能,进行水稻亚种间杂交,经过多点小区试验,二系法釉粳稻杂交,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科学家们估计,大约过三五年,这种新型杂交稻就可以在大田推广。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科学家们还从提高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能力着手。他们发现,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是固定二氧化碳。

在这过程中,名为二磷酸梭化酶的氧化酶起着关键作用。二磷酸竣化酶是由8个大亚基和8个小亚基组成的。研究人员通过一年的工作,拆开了大小亚基,并且人工合成小亚基的基因,然后再拼装成新一代二磷酸梭化酶。经过改造的酶,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

中国研究人员的成功,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和称赞。 还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已经从土壤、空气和水稻叶子表面分离出一些杆菌。这种杆菌所分泌出的蛋白,能杀死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并对马铃薯青枯病和白菜软腐病也有抑制作用。众所周知,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的最大危害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因白叶枯病要损失10%的水稻产量。如果通过基因工程,把这种杆菌的基因植人水稻,就可以产生抗白叶枯病的植株。这对增加水稻的产量是极有意义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