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一九八三年第一期上刊登了一篇母国政同志的短篇小说,题目叫《大门口儿》。小说描写青年搬运工林昌,每天下班之后无所事事,便和一些青年在大门口儿聚会消磨时光。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次因下班早,林昌一个人先来到大门口。
在百无聊赖中,他被花丛里的一只蜜蜂所吸引,“蹲下身子,目光随着小蜜蜂从一朵花上移到另一朵花上。
看了一会,乏味了。他将手中的烟头儿悄悄向小蜜蜂身上触去。小蜜蜂惊慌地‘嗡嗡’叫着飞走了。
林昌咒骂一声,将烟头儿向小蜜蜂掷去。他意兴全无了。”随后,他便又去寻求新的刺激。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痛心的现象!没有理想的心田,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一个青年如果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奋斗的方向,就会魂不守舍,六神无主,那样的青春是暗淡的青春,无价值的青春。这篇小说的价值正在于提出了青年人应该树立革命理想的重要问题。
理想,是人们所追求、所向往、所信仰的东西。它在人生的旅途上是行动的向导和路标,在充满风浪的人生海洋上是行船的风帆和舵盘。一句话,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月标。
李大钊同志曾淤“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①青年人想象丰富,对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对追求真理、探索人生价值有着强烈的愿望。理想正意味着未来,标志着希望,因此青年和理想必然结下不解之缘。
。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通过一幅幅有血、有泪、有经验、有教训,丰富多彩、一震撼心灵的人生画卷,从多方面表现着人生理想间题。优秀的文学是青年认识人生、:确立理想,实践理想的良师益友,它象瑰丽的宝石,吸引着青年,是青年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因此,我们要了解文学具有理想因素的原因,它表现理想的规律,应该怎样从文学中吸取理想的乳汁,把自己培养成为胸怀远大理想的共产主义新人。
文学从产生那天起就都包含着一定的理想因素。它在文学作品中只有被表现得直接或间接、显露或隐蔽、充分或薄弱、正确或错误之分,而没有存在与不存在之分。例如在我国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古代神话中,便有《女蜗补天》、《后界射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优美故事。
这些补天、射日、移山、治水、填海等英雄壮举,不仅是古代人在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不畏艰险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的生括的曲折反映,也是他们“人定胜夭”改造自然的理想的直接表现和豪情壮志的强烈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