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纤弱文静,沉默寡言,这似乎是王莹给人的第一印象。时间 一长,会渐渐令人体会到,就是这沉默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有如燃烧的火种一般的心,剖开严肃的面具,那个热情不羁的王莹会朝你扑面而来。 王莹的3个室友都夸王莹是她们的好姐妹,热情似火,招人喜欢,尤其喜欢她女诗人的气质,说她的随笔特吸引人,文字都特另」优美。王莹虽是乖乖女,可却不是小绵羊。她的文字闪现着她的个性,她在《两个我》中写道:“我羡慕那些有着丰功伟绩的人,却暗暗为自己的平凡而满足开心;我愿意像那些脚踏实地的人·样,一步步迈向自己的理想,却也时常为自己的未来勾勒出许多美丽的幻梦。
我会经常做个倾听者,沉默地只贡献出耳朵,思绪却在翻腾,细心摘录下别人唇齿间流露出的‘光芒’。其实我更喜欢做诉说者,用口若悬河换来别人目光中的惊奇,那才是我渴望看到的景象。”要不是这些个性鲜明的文字,你怎能从王莹文静的外表之下看出她内心的丰富、坚强! 有一件事令人至今难忘,因为它再次让你感受到王莹的与众不同。王莹从小爱看书,对文学名著爱不释手,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光是摘抄本就有好几个。最初,她只能朦胧地感受到名家文字的优美,对文章的意蕴体会不深,这与她的阅历有关。我们就指导她可以先学习、揣摩、模仿语言片断。
她很认真地接受了建议。她曾经模仿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了一篇《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文字很抒情,很优美,有一段这样写道:“我在阳光下轻抚着美人嘴唇般柔顺的花瓣,领略着呼吸般美妙的花香,阳光温暖,微风轻柔,花瓣、花蕊那柔和的触感从指间滑向心头……
我还要摸摸我父母亲的脸,他们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日夜操劳,我要用指尖找寻她们脸上岁月的痕迹;我要抚摸我每‘位亲人朋友的脸……”老师很肯定这篇文章,但又指出有此夸大失去双目的感受,结果倔强的王莹硬是在这篇随笔的《后记》中告诉老师:“我们这个时代,还应该是属于纯真的时代,多留给自己一份单纯的感情,不要在幽幽的、柔美的爱情里加L几析理的味道;不要在抒发情感,袒露胸怀的散文背后添补现实毛义的色彩;文章要回味它的韵味而不要深究它的根源。”
瞧,这就是王莹,看似柔弱,实则个性鲜明。八十一中学恰恰鼓励学生要有个性和创新意识,这样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有创见的社会人才。王莹生活在这样一片充满关怀和宽容的沃土,这也许就是她健康成长的原因之吧。 王莹的文章在抒情优美的文字后总让你感觉到一种难以说清的味道,恐怕与她骨子里的鲜明的个性不无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