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命运12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识字,教我读书。现在,当我自己能够随心所欲读书的时候,我才知道爸爸妈妈的一片苦心。

书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它是粮食,滋润我们的精神生活;它是航标,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它又是源泉,带给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

对许多人来说,自身命运的改变就是从读书开始的。

刚当选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曾被问及在她人生的某个阶段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时,她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 。 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巨著《约翰 。 克里斯多夫》。它的扉页题记曾经震撼着一个少女的心:“真正的光明绝不是用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用不被黑暗湮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用不被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铁凝第一次渴望自己的灵魂美好高尚,渴望自己能对这个世界有所作为。在那个阅读贫乏的时代,这本书使铁凝坚信:黑暗总会过去。

作为当前中国最“火”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周梅森称,三本书影响了他的三段人生。一是高尔基《我的大学》。他非常钦佩高尔基,因为他的大学是在深深的矿井下完成的,他的今天是生活造就的。二是《巴尔扎克传》。他特别欣赏巴尔扎克的创造能力。巴尔扎克很狂妄,曾经在拿破仑的像下挂了一个条幅:你以你的剑征服了世界,我要用我的笔征服世界!这对周梅森触动很大,他便就此立下雄心壮志,也要用他的笔征服世界。三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它使周梅森的眼界和思路豁然开朗,对他后来一系列历史小说的创作大有启发。

将军作家韩静霆最爱从经典中吸取力量和气魄。年轻的时候,他就对经典作品十分迷恋。无论走到天南地北,有些书他都带着。他特别喜欢威廉 。 福克纳、海明威、列夫 。 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几个外国作家。所以他说:“诤友、爱友、畏友,书也。”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认为“读书有福”。有福的人才读书,读书是最幸福的事。读书要做到“中外通吃”。他说自己的作品“形式是民族传统的,骨子里则崇尚外国文学的东西”。他曾说,进城后找出许多有影响的外国名著来读,对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泰戈尔、川端康成等等都采取“拿来主义”,虽博览群书却“不求甚解”,只寻找别人的长处为自己所用。

天津著名作家冯骥才则提出“阅读能带来诗意生活”。他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他认为,少年时期阅读的书籍对人的影响很大。他对古代诗歌记忆最深刻。“不是说某诗歌对我立即发生作用,关键是引导。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能逐步把我引入唐诗的境界,使我一下子爱上了唐诗,爱上了古典文学。”因此,他忠告教育者应当挑选那些最好的精神粮食给孩子,使他们一下子就能看到最好的东西,一开始就进入文化的中心和深层。

凭借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阿来,对书深有感触。“现在我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了,那就是心胸开阔。对事情的成败看得很开,看得很淡。”当年能从大山里走出来,而后成为一个作家和几家杂志的管理者,阿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书。“读书是一件好事情,当然你得会读。一旦都进去了,你会发现智慧性的乐趣比什么都高。”

对我来说,读书的生涯才刚刚开始呢。慢慢长路,我想书一定能够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