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杜甫600字

2024-06-1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以一个学识并不广的中学生的眼光中看杜甫。想起杜甫,我就跟着回忆起两句话。第一句是在电影里听到的:圣人,其实也是人,只不过他做了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所以他成了圣人。

第二句便是人们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想,这两句话用了杜甫身上在贴切不过了。小时候,妈妈给我一本唐诗三百首,让我背其中的诗,有一大部分是杜甫的,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背这么多无聊的诗呀?我要看哆啦A梦!”妈妈也不生气,笑着摸着我的头,说道:“乖啊,好好理解好好背,以后很有用的,背完了妈妈给宝宝棒棒糖吃。”“那有什么用呢?”“乖乖地背啊,以后就知道了。”于是我对杜甫的诗报以美好幻想,乖乖的背着。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听了看了许多关于杜甫的诗,故事,觉得他是那么遥远。细读后,又觉得我每天都在用他的道理。就如孔子一样,形象似乎是那么高大,有时却又发现他就在你身边,指导你做人、做事。打个比方,当读的书越来越多,便能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但显然,我读的书不够多,所以文章并不很好。

当春天绵绵细雨拂过时,然们会付上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诸如此类,还有许多。读杜甫的诗,就像看一部纪录片,真实地刻下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所以我有时跟同学开玩笑,例如:纪录片《石壕吏》,制作人:杜甫。也许,就像妈妈说的一样,年龄大了,理解就越深,运用就越多。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象生活在我们堆里似的。”也正如臧克家先生评价鲁迅一样: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