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中的旧票证看餐桌上的巨大变化1300字

2024-05-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我爷爷在房间里整理一堆旧票证。我好奇地凑上去看,只见这些五颜六色的旧票证中,有各种粮票、油票、肉票、豆腐票、副食品票,还有布票、香烟票、煤球票、火柴票等等,足有十几种之多,内容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觉得很奇怪,就问爷爷:“这么多旧票证是哪里来的呀?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爷爷告诉我,这是我们国家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通过这些票证,可以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爷爷说,我们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旧中国留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为了让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有与生活相关的物资,都以票证的形式实行计划供应。但是,也正是因为在经济建设中过多地强调计划经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人民群众的创造,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直到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爷爷提出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改革理论。经过三十年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这些票证也永远成了历史。

  我们过去吃粮,要每个月凭粮证到粮站按定量领取本地使用的粮票。那时候老百姓要不说旅游,就是到省内或省外去探亲、办事,都非常麻烦,一定要通过居委会或工厂向粮食局申请,换取天数和定量相等的省内粮票或全国粮票,不然的话,吃饭就成问题了。哪像现在,粮食倘开供应,不论到哪里,旅游也好,务工也罢,都不用为吃饭犯愁。

  过去我们的餐桌上,哪有现在这样丰盛,早餐家家基本上吃的是水泡饭,中晚餐除偶尔能买到一点鱼,几乎都是蔬菜,很少能吃到肉。因为每人每月只有一斤(500克)肉供应,全家的肉票集中起来,一个月只能买几次尝尝味道。那时候肥骠肉很受欢迎,因为每个月半斤(250克)的计划食用油,家家都不够吃,而肥膘肉可以熬点猪油,经弥补计划油不足,再说猪油炒菜也香一些。所以,过去我们有一句常用成语,叫做“挑肥拣瘦”,现在肥肉已经都不太有人吃了,原因是肥肉胆固醇含量高,对健康不利,吃饭已经不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要讲究营养搭配。生活水平高了,自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高了。

  由于物资匮乏,以前过年时,餐桌上所谓的大鱼大肉,不过是一盘五花肉烧制的红烧肉、一条鱼,再就是烧油豆腐、山芋粉做的粉条、胡萝卜、莲藕、汤圆之类,运气好能买到一只鸡。要吃点西瓜籽、糕点,喝点中档酒,如洋河大曲、双沟大曲也要凭副食品卷才能买到。

  比起三十年前过年,现在可是有天壤之别。不仅肉食品(包括制成品)超市、菜场应有尽有,而且水产品供应也非常丰富,只要是国家法律许可的都有卖。各种年货,更是多得数不清,当然更不必为喝瓶洋河酒去凭副食品票排队了。过年除了包饺子、吃火锅,重要的是讲究饮食文化。很多家庭,现在干脆都到一些大餐馆去预订年夜饭,一是为了省事,二是为了吃出特色,以至于年夜饭要提前一两个月才能预定到席位。

  听了爷爷的一番讲述,我既为我们国家今天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我也为能赶上这样一个幸福的时代高兴和自豪。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为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添砖加瓦。

  昆山市华城美地小学四年级:罗昊

 

 

作文 http://www.zuowenku.net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