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江湖,都有一个侠客。
每个长辈的书架上,都有一套武侠,都有一个金庸。
自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版再版后,就不断有长辈告诉小孩说,读书期间不能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太容易入迷,会影响学习。爷爷辈、爸爸辈,都说。
但总是有一些“不听话”的孩子偷看,纵使那些没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乖孩子,他们心中也会有对浪迹天涯的向往,对行侠仪义的渴望。
为什么如此?因为这便是中国人心中的向往,中华文化的传承。
当你还是一个孩子时,你的脑海中便会有这样一种画面:
恶人出现,在欺压良善而人们都无能为力时,总会有一名侠客翩然而至,拔剑出鞘,惩恶扬善。事后,他们却又不求回报,绝尘离去。
所以,我们的脑海里会深深地记得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等。
不光现在,古代人们也会有这种祈盼英雄侠客的念头,所以,《西游记》里会有孙悟空,《水浒传》里会有鲁智深、李逵、武松等一百零八位好汉,《三国演义》中会有刘备等为百姓主持公道。
现实中也会有,如“雷锋”。
社会总是复杂的,有好人,有坏人,于是中国人心中便会渴望惩恶扬善,快意恩仇。而受到的各种压力在心中沉积后,又会渴望逍遥自在。各种情感在心中交织,便会有江湖。这江湖,透着中国人的梦想,体现着中华文明。
有人在金庸先生的书中,释放了压力,获得了动力,他们也因此体会到了中国人的梦,不光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江湖,也为他人描绘出了一片江湖。而有一些人,沉迷于其中,愈发着迷,以致于脱离现实,不思进取。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心中的江湖,认识到自我,认识到社会,认识到中国。或许,金庸先生便因此描绘出了属于他自己,属于中国的江湖。我们又何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