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记忆14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党,一个醒目的字眼,一个鲜活的话题。现在的我们无时不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无时不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今天我们幸福美满的生活都源于党用热血为我们创造的。都是那些英勇的革命烈士们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当说到这,我不知不觉的就想起我曾经读过的一本书——《小萝卜头》。每当我回忆起小萝卜头的英雄事迹时,都留下了滚烫的泪水。

小萝卜头本名宋振中,小名叫森森。他的父亲宋绮云时中共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母亲徐林侠是县委委员。在宋振中还在襁褓时,他的爸爸妈妈都被特务秘密逮捕了。他是由妈妈抱着进了监狱,刚入狱的时候,他才年仅一周岁,他是在监狱狱里长大。常年被关在一间小房子里的他,既缺少阳光空气,又缺少起码的营养。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子,他的手又薄又小,腿也只有一点点大。只有他的头发育的比较正常,和身子显得很不相称,显得特别大,时间久了,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另一个原因是与他倔强的性格有关。

宋振中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他从一周岁开始就成了一名政治犯。被关押在国民党反动派最黑暗的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等秘密监狱里,时间长达八年之久。他受尽了人间的凌辱和非人的折磨,在他的头脑中,监狱就是社会,社会就是监狱。他不知道什么叫公园,什么叫电影,更不知道糖是什么味道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受尽折磨,一生都生活在皮鞭声﹑铁镣声和特务的嚎叫声中的孩子,都聪明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难友们难以完成的革命任务。重庆解放后,森森的父亲、母亲同时遇难。被埋葬在松林坡“戴公祠”一间室内。上面还覆盖了三合土铺成的地面,这是森森正是9岁。

9岁的孩子正是摘折蒲公英玩耍的年龄,森森勇敢好学的精神正像蒲公英一样飞进我们的心中。在博物馆里,我们也感受了像小萝卜头这种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精神。还记的有一次,在学校组织下来到梅文鼎博物馆参观。在这里举办的上饶集中营革命事迹巡回展,对我们进行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雄伟的画面,一个个共产党员怒视着敌人,一种昂首挺胸、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的震撼着我。

走进展厅,一张张史卷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目不暇接。走近前台详尽的介绍,让我大吃一惊,新四军作战19314次,毙伤敌人134731人,缴获各种各样炮弹789枚。这些“天文”数字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些英勇的共产党是多么伟大,为革命付出了他们全部的心血。和小萝卜头一样的少年英雄人物很少,今天当我们到达江苏邳州市的时候,可以看到一尊红岩英烈“小萝卜”塑像矗立在中央,他静静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明亮的眼睛注视着远方,他多么渴望得到幸福的童年。他诅咒着黑暗的世界,盼望人们革命的烈火早日把它埋葬,别看他在狱中受到敌人的折磨,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可是小小年纪胸怀大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生的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了我们今天一代新人心中的太阳。

“小萝卜头”和无数先烈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亿万儿童今天幸福的生活。每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朗读书、聆听老师讲课、吸取无尽知识的时候;每当我们穿上新衣服在尽情玩耍的时候;当我们品尝着丰盛的大餐的时候,我们忘不了“小萝卜头”,你使我们懂得了,人生的长短,并不是在于日历的薄厚,而在于平凡中放出异样的光芒。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国家、社会有这么多关心和爱护我们,并为我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做什么事都要有勇气,都要有信心。这是小萝卜头个哦我们的教育,一定要牢记,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历史发生了改变,中国又掀起了崭新的、积极的一页。我们要牢记党恩,跟着党的步伐走。让党永远在我们心中,向“小萝卜头”学习,做党的好孩子。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