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人生14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前些日子,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举国上下为这位科学界泰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钱老走了,但是他的离去也引发了全国人们的思考——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钱学森问题”

“杰出人才”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一个声音在心中激荡:人生中什么品质最重要?以钱老的一生看,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便是这“责任”二字。因为责任,钱老才会出国深造导弹、航天科学;因为责任,钱老才会在祖国航天科技停滞不前的紧要关头选择回国;也正是因为责任,钱老到去世前还在思考如何为国家培养出杰出人才的问题。看来,人生与责任二字密不可分,人生因为有了责任而充满光辉。纵观古今人事物理,我认为人生的责任小则对自己负责,大则对他人、国家和社会负责。

对自己负责就是善待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对自己负责说来轻松,但并不容易。所谓善待自己,含义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有句话说得很在理:“理想的破灭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仅从钱老的一生来看,他所有责任感的源泉都在于他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潜心钻研科学,竭力报效祖国。在出国时,钱老就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我要去美国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所责任感的人都具备了这样一个基本素质。从中国的岳飞到外国的拿破仑;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如今另一位辞世不久的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如若胸无大志,心无责任,成就从何而来。“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对理想的渴求就是自我完善的最好表现,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对他人的责任建立在自我责任的基础上,是责任意识更高层次的体现。如果对已的责任有些“自我意识”的话,对他的责任便是“大公无私”了。钱老在美国学成后打算回国,可是当时美国海军部长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您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被软禁在美国,失去自由。可是钱老心中那强烈的民族责任心不屈服美国政府的暴力压迫,他不甘心自己的祖国长久地落于别国之后,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够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几分贡献,于是,他与美国政府谈判。终于,在周恩来总理和钱学森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生。钱老深知“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他满怀一腔热血,一丝不苟地钻研应用力学,希望为国效力。

尽管归国道路阻力重重,但钱老仍不退缩,反而更加坚定自己归国的信念,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那颗对祖国强烈的责任心。钱老不求回报,奉献自己的全部,这就是对他责任的力量。人生正是有了这份责任感而得到升华。生活中,这样的人不胜枚举!看看讲台上的老师吧,他们如蜡烛般点燃自己,照亮学生们前进的道路;想想手术台前的医生吧,他们为病人送走伤痛,带来对新生活的憧憬;听听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的号子吧,他们用背井离乡谱写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对他的责任。任何人都有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只是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放弃罢了。

若是担得起这份责任的人,他的生命必定高尚,他的人生依然充实!以钱老看责任与人生,我发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东西。一些人说:“钱老走了,中国不会再出现这样的大师了。”对于这说法,我不赞同。依我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倘若一个人能够拥有一份对己、对他的责任心,放下一切浮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他的人生虽不能如钱老一样传奇,但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钱老所说的“杰出人才”,正是这样充满“责任感”的人!树立责任意识,培养杰出人才,完善自我价值,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