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毛莴
王金伊
下午放学后,我和好友尹永红一块儿去树林里捉知了猴。当我们走到一片茅草地时,看到有许多毛莴。尹永红说:“咱们拾毛莴啊!”“能吃吗?”我问。“可好吃呢!”于是我们捡起毛莴来。
毛莴很小,大约只有两厘米高,细白的嫩茎上顶着一只奶黄色的小毛,他们一片片的夹杂生长在低矮的茅草中间。我们蹲下来,一只只地往手里捡。手里放不下,我在路边找了一个食品袋,永红干脆放进她的上衣口袋里。我从来没有吃过毛莴,只想与永红比试谁拾得多。天渐渐黑了,我们停下来,回家了。
回到家,我按妈妈的吩咐,洗了四遍,捞了出来。我赶紧打开炉子火门,放上菜锅,倒了些豆油。油热了,妈妈拿来切好的葱花,扔进油里,又放点盐,我把毛我倒进锅里,用铲子铲了一会儿。妈妈拿来醋和酱油,都倒上一点儿,又放了些水,就把锅盖上了。
大约过了三分钟,妈妈说差不多熟了。我急忙打开锅盖,哦,一股喷鼻的清香!我把毛莴盛到盘子里,哥哥走过来,用手捏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冲妈妈做个鬼脸说:“哇,味道好极了!”
吃饭时,妈妈说有点牙碜。可我什么也没感觉出来,只觉得毛莴很好吃!
(简评:本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自然、纯朴,许是具体,文笔流畅,篇幅短小,尤其对“毛莴”的描写非常恰当。“毛莴”是潮湿的天气里生长在苜蓿、茅草等杂草中的一种很小的苔藓类植物,可以使用。小作者对捡毛莴、炒毛莴、吃毛莴写得真实、自然,毫无造作之感。
指导老师 王桂仓 推荐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