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感动的一首诗800字

2024-05-2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我的小学学习中,我学过很多诗,有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有情趣饱满,内涵丰富的现代诗。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吉鸿昌的《就义诗》。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远在欧洲的吉鸿昌听说后回国,与冯玉祥建立抗日同盟军,用家财资助抗日活动,收复了大片土地,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增强了人们战胜敌人的信心。后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抓住,1933年,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在英勇就义前的最后一刻,他披上斗篷,步履轩昂地走向大雪覆盖的刑场。只见他俯身拣起一根干树枝,在刑场的雪地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愤怒出诗人’这是他的慷慨激昂之作,也是他的崇高品质,坚贞操守,对中国革命赤胆忠心的写照。它抒发了作者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字字凝聚着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读来动人心魄,感人肺腑,激人斗志。诗的前两句把“恨”和“羞”形成对照。语言朴实质直,但又语义双关。含蕴丰富,充满对蒋介石集团苟且偷生,投降卖国行径的愤怒斥责,以及对自己没能在抗日战场上战斗到最后一息,深感遗憾与自责。后两句是写,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开门揖盗,使日寇长驱直入,祖国大好河山日趋沦陷,人民横遭涂炭。

面对悲惨现状,一个有志于拯救民族灾难的战士,岂能安生、惜命?“我何惜此头”一句生动体现了吉鸿昌同志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忘国奴的民族气节。诗如其人。吉鸿昌同志虽然壮烈牺牲七十七周年了。他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不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且将永远激励我们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我们重读他的遗诗,仍感到他那颗火热的心在强烈跳动。他的诗情真意切,铁语铮铮,不愧为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伟大诗章。吉鸿昌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怎么不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呢?作为少年的我们,应该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永远记住,少年强,中国强,少年富,中国富。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奋斗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