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1600字

2024-05-0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篇一】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

曾和室友扯谈,当皇帝舒服还是在二十一世纪做个现代人好。

大家综合利弊,我忘记大家怎么说了,只记得我选择当个现代人,虽然皇帝后宫三千,但二十一世纪能用品种繁多的电子产品,穿各式各样的衣服,吃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些都是我选择当一个现代人的原因。

没有电子产品,没有多元的服装,没有各种美食,古人是怎么度过这几千年的?文化的差异,将我和古人阻隔开来。高中时,读过《论语》、《出师表》、《阿房宫赋》等,这些远古的文字就像来自另一个世界,我很难想象我和这些人有什么关系。

我所知的文化,是在78年以后的事物。而这种文化,刚刚好是文化大革命后,社会各种精英遭受迫害,中国缺乏自身文化的时候,搞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社会主义兼资本主义,经济上资本主义兼社会主义)。

无疑的是,在没有各种社会阻力的情况下,包括文化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30年来取得的成功,各种高楼建筑、高架桥等,央视时不时拿出来给老百姓看一下。

现在的生产力与古代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如果结合生产力和需求两方面来考虑,会比较有趣。

古代生产力低下,人口也不多,加上大部分朝代用重农抑商,需求都是自给自足(一个理科生扯这些,我容易吗!!!)。但,在这种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仍然要用礼来制约一个人,一个群体。

《史记》说,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这说明白了为什么要礼的缘由。下面这句更是说的更清楚: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太史公说,故礼者,养也。

但总的来说,儒家的礼,第一个目的是修身,它是通过礼来实现。

本来修身的法子有很多,当初老子就说孔子的想法不咋地,说明道家的法子更好。其他百家的理论学说,应该也有修身的法子。只是董仲舒罢黜百家后,礼就成了唯一的修身的法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论语》只能说我没看懂,不能说它瞎扯。但秦汉后,佛教传入,更能直指人心,所以依靠外在的礼来塑造君子的儒家慢慢暗淡下去了。这里题外话,按下不提。

如果说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那么礼就是儒家的核心。

但是,文化大革命后,礼没有了。也就是欲望打开了闸门。

这样还不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的欲望,也就是央视常说的刺激内需。资本主义会放大欲望,如光明正大的韩国的激情片和岛国的动作片,以及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综艺片等等。这些在儒家看来都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因为这些会助长人的欲望,所谓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

中国的30年,是追求欲望的三十年,没有文化的30年。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篇二】 面对还未来得及编辑便已宣告报废的日子,心中难免滋生阵阵惆怅,几天前去了一趟宁波余姚,瞻仰阳明先生的遗迹,感慨万千,不由想起几年前读《传习录》时的情景。以古人为镜,观照自己的内心,获益良多。我想说:为师当如王守仁,以强大的内心面对人世间的风吹雨打。

在我的理解中,王守仁是中国古往今来唯一可以与孔孟比肩的大儒,他一反宋儒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非常理性地把天理和人欲有机统一起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守仁的心学四诀。从中可以看出,他一直致力于把有善有恶的人欲修持为格物致知的天理。知善知恶是知,为善去恶是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人生方有格局和境界。纵观芸芸众生,人活着不外乎为了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满足欲望,一是为了实现理想。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理想已经渐渐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多少人被卷入欲望的漩涡中无法脱身。而读王守仁的《知行录》,我更加明白欲望存在的必然性和可塑性,人处于欲望之中是正常的,让合理的欲望存在也是无可厚非的。

晚清林则徐有这样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殊不知无欲也是一种欲,有欲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学生有求知欲,教师追求成就感,这样的欲本来就是合理而且必要的,我们又何必苦苦追求无欲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真谛在于顺应自然,合理支配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欲望,让它为为善去恶、致良知服务,那么其结果就是人人皆可为圣贤。求佛庇佑莫如求己庇佑,对主忏悔莫如反躬自省。人人可以为圣贤,恰如人人可以成佛、成耶稣。我有佛的悲悯情怀我就是佛,你有耶稣的忏悔精神你就是耶稣。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想成佛是欲,想成魔也是欲。既不禁止欲望,也不放纵欲望,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这和孔子的推己及人同样道理,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又怎么懂得去爱别人,当一个人懂得爱自己,必然知道别人也爱他自己,因此也就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合理欲求,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特别反感。

王守仁追求的是有欲而不为欲所役的超然与洒脱。在《传习录》中有这样的对话。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意思是说: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人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执念,有太多的贪欲。整天惦记着如何才能得到声、色、名、利等外在的东西,心里受尽煎熬,这是不得之苦;假如得到了这些东西,又害怕自己不能永远拥有它们,这是分离之苦。总之,不得也苦,得也苦。人生就在这样一种贪欲的火堆上煎熬着。现在有多少人为满足感官的欲望而放逐了自己的灵魂,灵魂的无家可归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于是我们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行走在人生的路上,理想可能沦落,成为熊熊燃烧的欲望;欲望可能升华,化作催人奋发的理想。有欲而不嗜欲,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那么在教师生涯中,我们既可以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也可以享得起富贵受得起荣华。

心灵的力量是强大的,用理智和良知滋养我们的心灵,把握自己,完善自我,人生的价值终会实现。为师当如王守仁,做欲望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人生其实很精彩。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