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不息的英灵800字

2024-06-1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同志们,为了胜利,前进啊!”这是他用尽全身力量喊出的最后的一句口号。他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着了导火线,用自己的身体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战斗胜利了,隆化解放了,他却永远地离开了。

他就是伟大的英雄,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董存瑞。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被誉为“抗日小英雄”,后来,又参加了八路军。

1948年5月,解放军部队准备攻打热河的隆化。敌人在隆化城周围修建了许多碉堡,他们躲在碉堡里向外扫射,使我们部队无法前进。解放军要想继续进攻,必须炸掉这些“拦路虎”。

董存瑞是爆破组组长,“爆破元帅”,他毅然接收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带领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破重重障碍来到了碉堡的底下安放炸药。但是,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底,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

怎么办呢?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把炸药抱起来,一个念头很快闪过:为了战斗的胜利,就是牺牲自己,也要炸毁敌人的碉堡!董存瑞毅然地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了炸药包,抵在桥底上,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碉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的高贵品质,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是啊!解放以前有多少像董存瑞叔叔那样的革命烈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不屈不挠。如赵一曼、江姐、刘胡兰……她们在敌人面前昂首挺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决不出卖革命组织。革命先烈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怎能忘怀他们呢?我们要把英雄的名字牢记在心,学习英雄的崇高品质,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从小努力学习,学会做人,为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告慰我们的先烈。

英烈们安息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