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每天都给我们无数的启示,而我的这篇作文或许就是期中之一。但是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匆匆地走自己的路,并且年龄越大,对这种启示越是麻木。
首先,我提一个问题:“你在为谁读书?”这时你一定会说:“为自己”。但我想能从内心深处了解到读书是为自己的人应该是渺渺无几。有大部分人只是口是心非,当你把挂着红灯笼的答卷交到家长手里,你最怕的是什么?应该是家长的谴责,这很正常。而我认为谴责是应该的,而且应该感到欣慰。是家长,是这个充满和谐,洋溢的社会给予我们读书的机会。在每一个家长的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孩子能成才,长大后能够自食其力,幸福美满,亲情总是无私的。但大部分学生只认为读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把满是红钩的答卷交到家长手里,他们才愿意替你实现梦想。但你从未想过,家长这样做只是为了鼓励你,再接再厉。读书是为了自己,当离开亲人时,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
“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理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这是歌德的感叹。是啊!没有人想自己的将来碌碌无为,一无所有,都想成为人中之龙,出类拔萃。那趁我们都还年轻,树立起你远大的理想吧!因为它能带领你走出平庸,走向辉煌。对于盲目的船,所有的风都是逆风。我曾读过这么段感叹;“你们是一艘稚嫩的,刚刚驶出父母温暖的港湾,船上的水手都是初次航海。大风大浪也许不能让他们畏惧,因为风浪的磨练能赋予你铁黑的肌腱,
坚强的性格,但若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那么,生命的小船只能在浩淼无边的瀚海上彷徨回旋,找不到出路,终不免断粮,甚至触礁沉没”。我想你读了这段话,一定感慨万分。毛泽东16岁时,他的父亲让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家乡继续求学。当他离开家乡奔赴自己的求学生涯时,他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山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就是一国之主毛泽东的不朽见证。由此可见,毛泽东成为一位伟人,正是他从小立下的志向。也许你会认为他是天赋异禀,才能超群,我们这些普通人如何和他相比?其实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150亿-200亿的智能细胞,它们是无比巨大的宝藏,如果你开启这笔宝藏,那你的人生将变得无比辉煌。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因为我们的未来都无可限量。
20世纪受家长娇生惯养的学生最容易犯的一错误,也将是改变你一生的错误。它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灵魂的天使,那是“坚强”的毅力。当我们遇到挫折,困难时,你是否会鼓起勇气去战胜它?多数人是办不到的,因为他们都不具备“坚强”。我记得爱默生说过“伟大的人物最明显的标识,就是他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程度,他的初衷和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服障碍,达到所企望的目的”。“坚强”包括两方面“坚定”与“坚忍”。“坚定”指像泰山一样巍然。屹立,任它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坚忍”指在战略上
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待机出动。你听过这句话吗?“你的拳头,是伸着打有力,还是收回来再打出去有力”。如果你有着正常人的感觉,那你一定会说收回来再打出去有力。对,学习就如此道理一样,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就要像藤条一样,要有韧性的战斗力。人生道路上,虽有风和日丽,清溪流泉的佳境,却不免会有风吹雨打,雷电交加的磨难。许多人在困难前萎缩不前,甚至怨天尤人,觉得上天多么不公。曾国潘说过:“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由此可见,上天给予我们苦难,正标志我们是幸运儿。因为他从芸芸众生中选择了我们,让我们去成就伟大的事业。
是啊!读书很苦,很累,很无味。它哪能跟我们所追求的时尚,追求的明星相比。没有争论你“玉米”还是“笔迷”来得兴致勃勃,扣人心弦。但在这人与人较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社会,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才是最强大的。自己路应该自己选择,并且永无止境的走下去。现在你应该满怀信心的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