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东西,比电灯还亮6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一个“老鹰飞不过,猴子也难行”的村寨。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硬是攀越5道天梯,扎根深山彝寨19年,为224名孩子点燃了冲出大山的心愿。

二坪99户村民的家,无一例外的是茅草屋。当初呈现在李桂林老师面前的“学校”,只是一片残垣断壁。但他坚信:只要有容纳一粒种子的宽度,生命就可以使巨石让路。他带领乡亲们冒着危险,用肩膀,用双脚,一步步登上天梯,一寸寸挪过绝壁,身后留下了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水泥15吨,石灰2吨,沙子107吨。

“既然把学生招进来了,就要对人家负责!”这是李桂林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雨季山洪泛滥的阿普洛朵河沟里,陡峭山崖边笔直的天梯上,是李老师夫妇背负着孩子们的身影。在他们心里,永远装着家境贫困的阿木以哈、课堂上屎尿拉在裤裆里的阿木子布……却总是在不经意中忘了四年级教室里抱着奶瓶的小儿子李想和念到高三父母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的大儿子李威。

6月,是二坪最美的季节。桃熟李黄,成片成片的荞麦迎着微风起舞。从开学的第一声“大歇打——”(起立),到操场上迎风飘扬的那面五星红旗;从最棒的理发师李桂林、在“阿咪子”眼里像妈妈一样的陆建芬,到社会各界无数志愿者和热心人;从“老师,您多发了一颗糖给我”的诚实阿木尔,到晨读时“少翻几次书”,要把新书留给其他同学的解地木乃,我欣喜地发现,在二坪孩子们的心中,爱已经生根发芽!

此刻,我的书桌上静静躺着一封将要寄往二坪村的信,信里只写着一句话:二坪小学,第225名学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