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化渗透”1600字

2024-11-03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如今,纵观校园,课间埋在角里津津有味盯着书本不放的男生,手捧的可能是一本《名侦探柯南》;三五成群簇拥着抢夺照片的女生,为的或许是影星木村拓哉、竹野内丰。

不知何时冒出了这么多“篮球迷”,大概又是《灌篮高手》惹的祸吧!不可否认,如今日本文化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力之大。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反思!

中国自古是个文明之国,拥有着渊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推行“大化改新”,逐渐由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一些日本贵族和学者便通过从唐都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时至今日,小小的一个日本岛国却向全世界宣告它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断地播洒日本文化的火种。当时,日本向中国学到的是文艺、是技术。如今,让中国人最入迷的是日本漫画。谁能说哪天中国将因为漫画而闻名于世,而彻底摒弃那些印刻着文明史的书法、国画作品呢!

“侵略”这个词对于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来说,也许是麻木了,也许是害怕了。自卑成了这些人惯有的弊病。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沉睡的中国人民日渐苏醒,睁眼望见的是一片胜利的欢呼与雀跃。赶走了“侵略”,坚定了信念,挺直了身躯。中华民族实在不愧于他作为龙的子孙的称号,千锤百炼的修养铸就了宽广的胸怀,使她用母亲般温柔的手挽起曾喊着“三光”政策的东洋人的手臂。

且不说化敌为友的利弊,就这心胸,也是值得嘉赏的。少一个敌人会多一份安心,历史可以证明。“侵略”换成了“交流”、“合作”,似乎是极好的现象。善良的中国人却无法捉摸到因时代变迁而变形的脉搏,枪炮包装的“侵略”确实辞职了,可这是因为有更好的人来代替它。转眼,“侵略”在“交流”、“合作”的幌子下,换上了笑里藏刀的“文化渗透”。

这个词,在好几本词典中,都无法看到完整的解释。也许正因为这样,许多中国人便被唬住了,有的甚至还盲从接受。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赵薇“军旗服事件”,想必有不少人投去了极不满的目光,也足足让赵薇来了个不寒而栗。但如果当初那件军旗服放到另一位明星面前,我们真的能肯定他会拒绝吗?我认为赵薇是年青一代的缩影,她的形象不只代表了她个人。穿日本军话服并不能说明她不了解历史,不爱国。或许她以为那只是娱乐界的大胆尝试而已。但她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

是的,不仅是她。告别了国难当头的昨天,日本人戴着“文化面具”,进行着新一轮的“文化渗透”以至国人特别是青年人看不清,摸不透,有些还哈起日来。这当然不全是们们的错。日本人实在聪明,一边顺藤摸瓜探寻中国人的所需、所好;一边大胆创新,追随时代的脚印。其实中华民族也不是不在乎,《我为歌狂》不是出来抗争了吗!大片宣传,猛登广告。效果不错,却让人觉得有点虚,有点炒作的味道。

“侵略”往往是攻击,而“文化侵略”则是一种渗透,就如檐前的雨水静静滴落,却有滴水穿石的可怕。起初,只是触及皮肤,再者混入血液,最后必将病入膏肓,即使是扁鹊在世也无法挽救。

日本人曾说他们害怕与中国人单个对峙。可见他们不仅能正视自己,还能恰如其分地弘扬自己逊虚的美德。但他们不怕一群中国人。不但是自信,而且也宣告了团结的力量。其实日本人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人学习。比如教学制度、生活节奏……

在日本,小学教师会让孩子们在雪花纷飞的大寒天,光脚围着花坛跑步,这对在中国大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无可非议,雪地里跑出来的孩子会更勇敢、更有毅力。日本的大街小巷,来往行人都是匆匆忙忙,有些甚至带着小跑。同样在中国,赖散闲逛者恐怕要比日本的人口总数还要多。中国不是有许多名言、谚语来证明时间宝贵的吗!都哪去了?

真的感到中国失去了很多。就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认为,开放意味着交流、合作,并不是要接受“文化渗透”,也不是放弃优良传统,一味崇洋媚外。

中华民族是新生的太阳,是风雨之后照射出彩虹的太阳。曾有过乌去挡住了她的光芒,但她不怕,她胜利了。今天,乌云带着儿孙们连哄带骗地又来了。太阳啊,请擦亮眼睛看清楚,不能让无声的“毒瓦罐”再发威了。当然,适当的时候也帮助下一场雨,润一润庄稼。

其实没有理由阻止人们哈日,这也多少映射出国内的缺陷。但我们是中国人,有着炎黄子孙血脉;我们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无以伦比的力量;我们是直立起来的雄狮,更应有压倒一切的自信。自强、自立、自信的民族才不会被打倒。非典都被吓倒了,你说,我们还怕什么?

战争,一直都没有结束,结束的只是枪炮散了的硝烟。坚守无声“边防”的任务,更加艰巨。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