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边的思考1600字

2025-02-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光酒在我眼前,酒在曾经租界的老建筑上,洒在我的父辈居住过的石库门上,酒在我们的高楼上,洒在滚滚向前的黄浦江上。

  -行者无停步

  “来,走吧。”

  小小的我感觉到一只手,一只枯瘦而粗糙的手,牵起了我。“嗯,我们一起。”

  我懵懂地应着,握住那只手,被牵拉着朝前走去了。

  落叶覆了红砖,斜阳染了老树,山花的雕纹连同老铁门上的镂空都是淡红的,就连枝叶间漏下的光影,似乎也擦上了脂粉。

  “孙儿呀,上次让你背的诗,可还记得?”

  那条石库门林立的老街上,牵着我向前的外公蓦地开口问道。

  我愣了下,随后张口背道:“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 关···.··”

  他听罢,微微颔首,又问道:“知道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只是记住了吧。”

  “无妨,无妨······等你长大了,书读多了,就知道了······”

  他轻轻在我的脊背上拍了两下,仿佛催人跑似的。于是我又向前去了,从黄昏,走到清晨。

  在那长长的路上,我听见,汽笛伴随着车流,回荡于大钟楼和跑马厅的中央;我看见,黑烟炭尘随风起,翻涌于泰晤士河与黄浦江。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已然长得有父亲肩高的我,听他读那一首《满江红》。他读得满含深情,而我听得满不在乎。

  “国家,国家,天天就知道歌颂国家怎么伟大,爱国英雄怎么悲壮······有什么好玩的······还考试,考这老掉牙的东西干什么··.·..”我有些烦躁地将手中读本扔到一边,刹那间扬起的纸页遮住父亲的脸,等它闷闷一声落上床时,我见父亲那本就严肃的神色,凝成了刀上的寒光、漠北的飘雪。

  不满、愠怒与训斥,挣扎在他嗫嚅的嘴边,但开口时,他却只叹一口气道:“孩子,你以后都会明白的,不消我说。”

  他用书脊点了下我的额头,那份记忆中的坚硬触感虚幻又真实,而当我走过那曾经的租界与座座欧式老建筑时,它便像烙印般打在我心上了。

  我继续走着,从清晨再走到黄昏,听见那涛声愈发得近了。江衔落日处,年华流逝,我与身边的楼房一同长高长大,不知不觉间,天黑下去了。

  车声零落,霓虹黯淡,我站在江边回望,落目处,西风冷吹孤灯过,处处繁华人萧索;拾望眼,天凄悲凉不见月,雪如霜洁弯射弩。

  疫情,何等可怕,街上没人大约也是正常的吧···..·

  可是当我将口罩向上提了提,再看那大街小巷,但见蓝色的或黄色的身影,带着大包小包穿梭于大街小巷;我还看到闪着蓝红光彩的救护车,一辆辆呼啸着驶向医院的方向。

  车里有医护,有戴着口罩与护目镜、穿着白大褂的一个又一个人、一个又一个儿子、一个又一个女儿····.·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我驻足,凭栏听江,静静地思考,直到下一个清晨的到来。

  光洒在我眼前,洒在曾经的租界的老建筑上,洒在我的父辈居住过的石库门上,洒在我们的高楼上,洒在滚滚向前的黄浦江上。

  不论耻辱,不论战火,黯淡抑或是兴盛,贫困又或是发达,黄浦江依旧滚滚向前,向宽阔的海与世界,一如我们的城市与国家。

  江风闲翻过往,蓦地,在郭汝瑰将军那页上停住: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而此刻,放眼望去,那曾漂浮着血与弹片的江河,几层波涛如雪。一股震撼,不知怎地爬上了脊髓,好像一柄铁钳打入了身体,全身上下都被踏实与振奋充满了。

  不论是战争还是抗疫,我们的祖国,皆是处处青山埋忠骨。一山一河,一草一木,都有英灵常驻。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家国情怀一次又一次奋斗乃至牺牲,我们才得了今天的好生活······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家国为骨,诗歌成血。一路走来,我从懵懂到叛逆,从叛逆到成长;一路走来,我见证了城市一个世纪来的命运,也看见了国家与人民和疫情的抗争,前程大业,正似那滚滚涛浪,不可阻挡。

  作为年轻一代,上承改革开放之春风,下启新时代中国之篇章,我们,安能行叹复坐愁?

  于是我的脚步又向前,走向黄浦江流去的方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神龟螣蛇无处,碣石消磨,唯行者无停步。

  来,我们走吧,一起。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