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总有一群人,家境贫困,为了生计,日夜奔波,但又成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是谁?
“新鲜大白菜!”道路两旁传来连绵不绝的吆喝声,也时不时地会有男女老少俯下身子在大大的菜篮中精挑细选。突然,几辆自行车朝这边呼啸而来,摆摊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叫,都提起篮子、收拾家当,接着拔腿便跑。城中又上演了一出“猫捉老鼠”的游戏,前面是一群惊慌失措、鼠窜着的人群,后面是几驾狂奔的自行车,车上坐着的人,目光犀利,直视前方,一副“不到目的誓不罢休”的神情。
终于,几个稍慢的摆摊者被城管捕获。城管毫不留情地一把夺过摆摊者手中的东西,用力往地上一摔。看着自己的心血、自己赖以生存的货物毁于一旦,摆摊者眼里含着泪水,面带绝望,纵身扑向城管……
这段故事情节几乎每天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重演,演的毫不耐烦。摊主与城管的话题也开始在我们的耳边萦绕。两者究竟孰是孰非,我们很难定论。
或许是摆摊者不对,他们不应该在道路旁占道经营,这样阻碍了交通,也影响市容,还给周边增加了噪音和污染。可是转念一想,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呀!他们没有文化,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一家老少就靠这点经营来维持,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他们的肩上,家境的贫困折磨着他们,使他们用这种模式,过上了这种生活。
那难道是城管的错吗?是否因为他们执法粗暴,引起民愤?恐怕也不全是。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持城市的整洁,维持城市秩序,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当然要管。在面对如此“屡教不改”的人群时,他们不“粗暴”能行吗?
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一个社会“治安”问题,这是一个滋生已久的社会病根,是社会的一个肿瘤。
如今,面对如此局面,要想根治,显得相当艰难,这牵扯到这些人的就业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或许,在一些较为宽敞的路边、在一定的时间段允许合法经营,这是否两全其美呢?这需要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认真考量。
究竟如果根治这些问题,需要走进社会病根深处,搞好社会调研,广听民意,权衡利弊,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