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郭敬明700字

2024-06-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初读郭敬明,有一种近乎膜拜的心情。而今站在另一立场上,批判或许言之过重,但我尚有直言的余地。前番所风行的“抄袭”论调我仅漠然置之,而真正所需探讨

的,是那伫立国幻城遥望几度花落的内涵,抑或言之曰精魂。

相信不单郭敬明,大多80后作家皆有此通病,即在优美的辞藻、流畅的行文与跌宕的情节下,难掩内涵的空泛与无力。作为读书不多的我,却颇有如许感触,实因为曾经饱受中心思想立意内涵等老套作文公式的灌输。当代作者是写意的,追求浪漫与完美,而郭敬明更是把抒发感受与触动心灵的功夫挥洒到了极致。只不过,没有深厚的文化基底支持,纵使文笔再强,亦仅是梦幻空花,风雨洗练下终会飘零无凭。通向经典的路,绝非只是用词藻铺砌而成的。所以,我在读郭敬明的《幻城》时,用得更多的方式是推敲,而非沉醉其中全心品味。想来也是因为只要书本身失去了所要表述的意义,就永难把握读者心的律动,爱的呼吸。

我想立刻会有人抨击我说,纯粹的兄弟之情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它就是感动,就是真情。这也曾经代表过我的想法,但是在更广泛地接触郭敬明的作品后,我更感觉到了内涵的空泛无力。与此一同出现的,便是不甚高明的悬念与不需多想即可预料的结局。我想,纵使文笔与抒情可以打造一部、两部触人心弦的作品,但审美亦有疲劳。而唯有把握时光的中心、值得推敲的思想,方可凸显出文学真正的魅力。这些,愿郭敬明能好好考虑多多反思,那我一家之言也算尽了本分了。

冒着被口水淹死的危险,我作此批判。只是希望当再一次接触到郭敬明时,扑面而来的,不仅有般的忧悒,花般的炫美,更有春雨般的内涵与阳光般的力量。老师点评:

只是希望当再一次接触到郭敬明新作时,扑面而来的,不仅有般的忧悒,花般的炫美,更有春雨般的内涵与阳光般的力量。

———从希望的角度委婉地提出了郭敬明文章的问题所在。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