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拜读了中国青年报记者董月玲的《师说》一文,感触颇深。文章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画面:一群大学生,或坐在清华的草地上,或站在未名湖畔,声情并茂地回忆上高中语文课时的快乐时光,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深藏心底的感动。这画面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李家声,一位平凡的中学语文教师,何以能赢得学生们这么不平凡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给予学生怎样一段幸福而快乐的人生呢?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这是李家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句话让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教师这个职业,责任之重,重于泰山啊!教师工作与别的社会职业的不同,它是要建设孩子的精神和心灵的家园,这事关孩子一生的幸福。回望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虽然我总是殚精竭虑、小心翼翼地向着好教师的目标迈进,但仍然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我有时想,如果时光倒流,兴许我可以做得更好。然而时光匆匆向前,我所能做的就只能牢牢把握今天和明天了。“教育是培养人材,教育也是培养平和诚实的劳动者。育人,是育好人,也是把可能成为坏人的人变成好人。”李老师的这些质朴的话语我将铭记于心。
文章中谈到一种现象:有些老师,喜欢网上备课,互联网上,想要哪节课都有。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大拼盘,内容也相当地丰富。针对这种不良现象,李老师说得好:“靠浮躁得来的东西,骗不了学生。肤浅的东西,绝对感染不了人的。”这话真有点振聋发聩的意思了。课要如何去备,又该如何去上,李老师用他的行动做了很好的诠释。案例一:《离骚》是李家声最喜欢的古诗词之一,不知读过多少遍。对好多诗句,也有深刻的体悟。因为屈原《涉江》中有“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之句,有一年暑假,李老师冒着高原反应之苦,特地到了青海格尔木,去直面巍峨雄浑、白雪覆盖的昆仑山,感受着诗中的意境。案例二:李老师认为:除了潜心研读体悟内容外,再用真情实感吟唱着讲古诗词,效果会更好。一首首古诗、一个个名句被他方正地写在黑板上,又脉脉地吟出来,教室里一下充满了温润。“情真有屈原”这是李家声讲《离骚》时定下的基调。在他动情、传神的讲述中,一个个子高高瘦瘦、穿着长衫,临着风,目光傲然,在江边向前走着的屈原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学生眼前,并永远烙印在了这些年轻学子的心底。案例三:李家声酷爱读书,且涉猎广泛。他认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学,课才能常讲常新。他学过文字学,通读过《二十四史》、《十三经注疏》,熟诵《论语》、《楚辞》及唐诗宋词等,在精研了《诗经》后,他还写了一本《诗经全译全评》。
“无论是听他吟诵千年绝句,还是看他刚劲飞舞的甲骨文,都是一种享受。”“对于许多历史人物,我们本是不了解的,自从上了他的课,我会主动去欣赏文言的音韵之美,会主动去欣赏草木的勃勃生气和顽强毅力。”“他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摸索着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今后的人生中,通过对这种价值观的坚守,构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大幸福。”这些话语都出自李家声的学生之口,从中我们能读到学生对李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由衷的钦佩,也能感受到李老师高尚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深深感染。为人师者,能如此,就别无遗憾也。
“只求耕耘,不问收获。重要的是发展自己的能力,多长本事,做更多的事情。一个人的心,要专注在做事上,而不能专注在名利上。”这是李老师经常教育学生的话,我也用它来勉励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