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礼仪之邦。它拥有五千年的历史,而四书五经正是浓缩了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结晶,华夏民族那五千年的深远历史所蕴含的智慧结晶是其他国家所不能与之相比的。
论语乃中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所著,而我最喜欢的是论语的第三篇——八佾。孔子所讲究的正是礼,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奉陪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可是却受到别人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讨好。其实不然,华夏别提醒堆里了仪之邦,那么,就应该以礼待人,在古代,帝王是一王之君,向帝王行礼是表示臣子的尊敬,而非谄媚,讨好。
正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见到老师理应问好并行队礼,这是我们对老师的尊敬,而现在,我们见到老师就像旁若无人士的绕过去,连一声“老师好”都没有说,更被提行队礼了,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或叽叽喳喳或漫不经心,并没有对国旗行队礼,这同时也是我们队礼仪的忽视。礼仪,即使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就不应该忽视它。向老师行礼,向国旗行礼,所表现的正是个人的一种礼仪修养,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礼仪都做不到,那他又怎样会达到更高的道德品行呢?欲先正其心,必先修其身正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
华夏,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名,我们这些华夏子民,万万不可丢失了这从古到今的品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