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中的小窍门600字

2024-06-0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今天,王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估算题: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估计应该准备多少元钱?

“这么简单的题啊!”没等王老师提要求,同学们便着急地拿起笔,在草稿本上做了起来。不到片刻,大家纷纷举起了手,心急的还在下面喊:“王老师,我!”“王老师,我!”见王老师不理不睬,有的索性在下面大声地喊出答案:“等于5000元。”满心以为这答案必对无疑,可没想到王老师听后,付之一笑,而后语气低沉但肯定地说:“再想想,还有其他答案不?”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正当大家疑惑不解时,三个红色的字映入我的眼帘:应用题。“知道了,知道了,答案应该是5500元。”我激动得破口而出。

听到我突如其来的一声喊,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齐刷刷地全凝聚在我身上。见大家脸上都带着一丝疑惑,王老师便让我为大家说一下解题思路。我挺了挺身,站起来,从容不迫地说道,“这题是生活实际题,应按生活要求做,既然是外出游玩,那总要多带点钱吧!刚才我们把104估成了100,那钱岂不是不够了吗?所以我觉得,算式应是这样:49×104,估为50×110≈5500,应准备5500元。”见大家愁眉舒展的样子,王老师也露出了笑容,先表扬我真厉害,接着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估算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的,应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死板地用‘四舍五入法’做为估算的唯一方法。”

接着王老师又给我们做了不少估算题,有的用四舍五入法做,有的则要估得多一些。慢慢地,我们明白了,学数学不能死套公式,应灵活运用,因为数学是为生活的便捷服务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