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之人怎体现受之天3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王安石的《伤仲永》用极其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方仲永由一个天才儿童泯灭到凡夫俗字的故事。文中一个“利”字,写出了其父贪财短视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批判了其父的错误行为。  
  可以说是方仲永的父亲因“贪财”而使之“失才”。可如果方仲永执意要学习,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相反,他若不肯学习,那么父亲的“不使学”与乡亲们的“钱币乞之”便是他充分的理由。“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仲永虽然有与生俱来的才华,但他总依赖天赋而不接受教育,获得这样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天才”不是万能的。“天才”就像一朵花,若没有知识的浇灌,迟早是要枯萎的。  
  “受之人”就是要更好地表现“受之天”,若不“受之人”,“材人”也会蜕做“众人”,即使是天才,也会变为蠢材。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