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母“过招”800字

2024-06-28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看,那就是我。下午放学后,我背上书包,来不及和同学们道别,便蹬上自行车疾驰出校。为何本人如此抓紧时间,难道我对学习这样分秒必争?非也。本人只是为了早点儿回家,好看看电视、玩玩电脑,仅此而已。这两天父亲出差,母亲加班,家里无人管束,唯我独尊。此时不疯,更待何时?但当我气喘吁吁、腿酸脚麻地赶到自家楼下时,却看到父亲的车早已停在那里。立刻,我心灰意冷,连上楼的劲儿都没有了。  
  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我和父母的“过招”从未停止过。父母也许真有一本诸如“如何与孩子作战”的书,否则怎么会有如此层出不穷的招数呢?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听我一一道来。  
  方法一:“观察法”。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时间,每次一回家就要看看书桌上的作业是不是写了,再摸摸椅子是否有体温,以此证明我是否看书学习过。  
  对策:回家后先在书桌上摊上作业本,桌子上越乱,东西越多越好。再把书桌前的椅子和电脑椅交换,父母快到家时再换回来。如此就万无一失了。  
  方法二:“神摸法”。父母见我每天“苦读”却未见成效,不禁起了疑心。某日父母到家,我“泰然自若”地在书桌前学习,忽闻父亲怒吼声:“电脑怎么这么热!”于是,我只有挨骂的份了。  
  对策:回家后先给父母打个电话:“妈,我到家了,你们在哪儿,什么时候回来?”知道了他们的方位与到家时间后,打开电视或电脑快活,时间差不多了就关机,赶紧拿来电风扇降温,以此蒙混过关。  
  方法三:“蒙你没商量”。父母不是傻子,某天我到家,照例打电话:“喂,妈,你在哪儿?”“哎呀!我们在这边呢,堵车!到家最少也得一个半小时!”“那好,拜拜。”爽,不回来才好呢!于是,我拿出零食,打开电视,好不自在。  
  门铃响了,我以为又是推销员,坦然开门,顿时傻眼:“爸……妈……”我整个儿人赃俱获。  
  对策:无  
  “过招”的日子一天天重复着,我体验过计谋得逞时的窃喜、招数败露时的悔恨,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疲惫。有时,我真想结束这种“过招”生活,和父母坐下来,安安稳稳地签个“协议”,哪怕是“不平等条约”也好。你们说,我的父母会同意吗?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