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随忆16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内心很迷惘,心情很矛盾。早就警惕自己不要学着茨威格的B博士那样将自己的思想一分为二免得落个精神分裂的下场。终是没能记住。现在可好,很快就要步B博士的后尘了。精神分裂?想想都是可怕,近闻清山大学已经人满为患,不再对外招生,所以就更不知该如何是好何去何从了。自己没那本事也没那资本,想进清山那样的重点的愿望怕是微乎甚微了,然而又不甘心去秋林那样的垃圾学校白白浪费,想是这辈子再也无法圆自己的"重点"梦了。

唉,也罢也罢,谁叫自己没出息呢?

又像是自己叫的,或应该说是自己找的。不论是还是玛丝洛娃,精神上的人都战胜了兽性的人,照托尔斯泰的话说就是他们复活了。他们也到底是复活了,却独独丢下我一个,任我兽性的人恣肆的糟蹋精神上的人,搅得我心神不安精神颓废。累,一辈子也没如此累过,比史铁生的突然残废双腿还要累,比村上春树的迷惘还要迷惘,比茅盾的矛盾还还要矛盾。

然而,这都是自找的,不是么?又好像不是的。瞧着了罢,现在头脑已是迷迷糊糊昏昏胀胀的便什么也模模糊糊懵懂懵懂的了。还好点,自己姓甚名谁还记得,不像的马夫斯基,连自己老爸姓什么都忘了。

我苦苦思虑并试图找出逼我上绝路的罪魁祸手,但终于还是因头脑发昏俩眼发胀而不得不终止了。那是"不得不",这样我便再度想起了原来是"不得不"造的孽。不得不!不得不!多强的精神力量啊,连自认精神力量还算强大的我,也不得不在他的淫威下屈服。这是不是有点的味道?原来他就是那杯水,而我,就是那团白纸。

我并不想独树一帜。那都是被逼的。对于现在中国的文学,我有点心悸。那已经算不得纯粹的文学了。文学包括文字和思想,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而思想的表达才是写文字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文人却喜欢将华丽的辞藻堆彻成一篇篇言过其实的浮华文章,形式是别致内容也够丰富但思想却空洞得可以,甚至连作者本人也不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为止中国人连诺贝尔文学奖的边都没摸过的原因。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中国文学没有思想,只是太少,或说太缺乏。中国人实在是太注重形式了!

还是不说这些了罢,说了也没人懂。那是白搭,没意义。许是我自作多情了吧。又许是我太杞人忧天了。

然则我是未曾懊悔过的。"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这道理,我懂得。连是对"人死日然后是非乃定"的理解我也并不比司马迁逊色。自然,我没有释迦牟尼的慧根,还无法看破红尘参透生死。但,"生死有命"我却是切切实实体会到了。"谁不要得死?谁都要得死。所以便谁都怕得死。""生命贵在只有一次,有始有终却没有重复的道理。"死了多少有点不值。闭了目固了血便永远飘向虚无的空间,止了心跳没了思想再也无法感受尘世的喧嚣繁华。然而这只是活着的人的看法,死人却未必是这样的。我曾趁着守门老头上食堂打饭的空挡偷偷地溜进太平间几次,收获颇丰。善终的人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微笑,那笑是诡异了点,但却是我见过的最美最摄人心魄的笑。所以我奉劝各位,假若你不是意志坚强之人,最好还是不要进太平间逞强。因为好奇便傻丫丫地晃悠进去丢了魂失了魄完了命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而是世上最愚昧的行为。并且在太平间里呆着并不是什么好受的事。这倒不是因为那里死尸的腐烂气味够浓(事实上,在那样的冷气下,没有个十几二十天的,死尸根本就不会变质),而是那里的消毒水味道实在是够呛。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我终于发现原来没一具死尸都保持着生前的最后一个动作造型,所以要判断一个人的死因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理解他生前的思想也是可以的,只要你够专心。那时我的脑底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们在死中得到了永生。这想法倒像是有点哲学的味道了,连是我现在也无法说得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似乎它并不是我的感悟,但它又切实出自我的思想。或许,现在,我唯一能解释的便是:这是死者精神力量通过我思想的集中表现。这似乎是诡异了点,但除此之外我无法找出其他更合理的解释。这么看来,死人并不如活人所想象的那样留恋尘世了,留恋尘世的只是活人自己罢了。我在想着活人是多么厉害啊,连死人的想法都能扭掉,并接上自己的思想还大言不惭。

恁厉害的嘛,活人;挺悲哀的,替死者。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