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阳刚之“寂寞的滋味”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尝过寂寞的滋味。寂寞,大体上或许只有一种情感——内心的孤独。而事实上,不同的寂寞会带给人不同的滋味,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展望。

“古来圣贤皆寂寞”。这种寂寞,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一种壮志未酬的苦滋味。

身处变革期的苏轼,政治失意,被贬黄州。望着“缺月”“疏桐”,有“谁见”“孤鸿”呢?感慨自己,无奈只得“寂寞沙洲冷”。而回看前人柳三变,虽看似多了些洒脱使性,“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可那仅是一些牢骚之语罢了,在那个以儒家思想“出仕为官”为天下读书人毕生追求的中国古代,抛去“浮名”,谈何容易?有谁能料想其“失龙头望”的苦滋味呢?有谁又能体会到“对影成三人”的自嘲与孤寂呢?这真是一种苦到心底的滋味。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这种寂寞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寂寞。它是一种思念亲人与思念家乡的孤独,是咸的滋味。

李清照的晚年,是处在漂流境遇的无限伤感与寂寞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的寂寞,已超越了一般人的离别哀思,而是天上人间,阴阳两重的相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一个羁旅游子那些说不尽的苍茫心事。这是“玉容寂寞泪阑干”的咸滋味。

寂寞的滋味可以是苦的,亦可以是咸的,亦可以是更多的滋味,但令,其是真实存在,不做作,不虚伪,不“无病呻吟”。由古及今,在我们所追之捧之的网络上,信手拈来,无数标榜着寂寞的人儿取着一个个或柔弱或凄美的笔名,硬逼着自己酝酿出寂寞的感情。我亦可假装一个给你看:

随着你的背影隐去的,是我的快乐;

随着夜的月光升起的,是我的寂寞。

周国平评价郭敬明说:“捏造出的忧伤是站不住脚的”。寂寞的滋味,应是人生一种很私人的情感与心境,那种感觉,需要我们慢慢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